第985页(2 / 2)

国士[校对版] 衣山尽 2528 字 15小时前

问题是,公推内阁闹出偌大风波,却没有他钱谦益什么事。

在此之前,老钱也四下活动,可最后,却没有一人在朝堂上提起他的名字,这怎不叫钱谦益心急如焚。

……

听丈夫在自己面前将此事说得详细,又很坦诚起暴露出他急想重归政治核心的意愿,柳如是先前对他还颇有不快,怪他凡事都不肯说给自己听。现在,却已经完全谅解了他,又开始为丈夫的前程担心起来。

柳如是其实也是一个虚荣女子,平日间,也和姐妹们多有攀比,钱谦益郁郁不得志,她比自家老爷更操心。

想了想,柳如是也没有什么好法子,只得安慰丈夫;“老爷也不用太担心,北京陷落之后,那么多官员南归,朝廷总不可能不管不顾吧,到时候,说不定会有安排。福藩监国,正要稳定人心,别说老爷你是在籍官员,即便是从前牵涉进逆案的剥了籍的,大约也是会给恩旨的。”

“夫人你说的事其实也指望不上了。”钱谦益苦涩地说:“内阁人选既定,朝廷自然会议论起废一事。毕竟,这么多南下官员需要安置。毕竟都是东林一脉,自然要都看顾到了。可人实在太多,各部院都是人满为患,挤得厉害。说难听点,一张公案后坐上三四个大人也是常事。皇城之中,正四品以上官比小吏还多。一个书办服侍四五个大爷都忙不过来了。”

柳如是咯咯一笑:“老爷,妾身倒是听过一个民谣:长官多如羊,小吏贱似狗,东南财富尽入马士英手。想必说得就是这事。”

“谁说不是呢,可恼这么多人都有安置,偏偏没有人想起老夫。”钱谦益满面失落:“怪都怪老夫当初见人就说七不可立,触怒了监国。东林用老夫是说得好好的,现在却怕得罪未来的天子,故意看不到某了。当真是人情凉薄啊!”

说到这里,他气恼地在桌上拍了一巴掌:“东林都是一群势力之辈,老夫被他们骗得狠了,此仇不报非君子。”

“报仇?老爷又能怎么报复,难不成还转透马瑶草门下,没得低了身段,惹人笑话?”柳如是忍不住又开始挖苦起丈夫来。

“你……夫人又何必说这种话,为夫我如今已是心乱如麻,你就别埋汰我了。”

第0855章 柳如是的提问

此刻钱谦益的心情除了抑郁,确实只能用心乱如麻四字来形容。

他少年得意,十七岁就成了苏州府生员,并在二十九岁时就中了进士,还是当年会试一甲第三,也就是探花郎。

中了探花之后授翰林院编修,这一时间的他名声极大,无论怎么看,只等翰林学习期一满,就要大用。按照正常情况,怎么也能做个部院主事或者郎中,观政几年,就可以大用了。无论是从年纪还是才干看,老钱一入仕就是奔着入阁去了。

可惜就在钱谦益点了翰林这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了,只能辞职回乡丁忧,守孝三年。

三年期满,等钱谦益重新回到政坛,宦途还算顺利。天启元年的时候,他出任浙江主考官,转右春坊中允,参与修《神宗实录》。同年,浙江发生了科场舞弊案,受到牵连遭到罚俸的处分。因为牵涉进这桩案子,老钱只能黯然辞职,回到老家常熟。

在天启四年他再度复出,以詹事府少詹事的头衔从事编纂《实录》的工作,因为与东林人士高攀龙、杨涟、左光斗等人交往密切,被“阉党”列入黑名单之中。阉党骨干分子王绍徽根据魏忠贤的授意炮制《东林点将录》,仿照《水浒》一百零八将的名号,把东林人士一百零八人编入黑名单,为首的是“开山元帅托塔天王南京户部尚李三才”及“天魁星及时雨大学士叶向高”,钱谦益也名列其中:“天巧星浪子左春坊左谕德钱谦益”。

在一场“阉党”发动的整肃异己的政治风潮中,钱谦益革职回乡。崇祯元年,崇祯皇帝打击魏忠贤及其“阉党”,发动了持续两年的清查“阉党”逆案的运动,为东林人士平反昭雪。钱谦益官复原职之后,很快升任礼部侍郎。

钱谦益之前的经历真可谓是三起三落,坎坷无比,这个时候的他好不容易重回中央决策核心,加上年纪已大,自然要摩拳擦掌大干一场,以泻这些年的憋屈。

大约是老钱这些年不断碰到事被免职,虽然倒霉透顶,可名望却是养得极高,竟有东林领袖的架势。

正好,朝廷的内阁人事有变动,实际上,崇祯一朝内阁的阁老们如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只要你稍微一点名望和才干,基本都会列入皇帝的考察名单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