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3页(2 / 2)

国士[校对版] 衣山尽 2605 字 14小时前

在这片时空中,因为历史发生不小的变化。豪格在征剿曹县谢迁的过程中,因为参过了黄河参与进睢州事变,犯了多铎的忌,被调回了北京。如此一来,谢迁的实力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依旧不断地威胁畿南、鲁南和徐州地区,没办法,多铎就命令李率泰带了五千人马驻守徐州,把守中原门户,联络进军淮安的准塔部。

如此一来,他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孙元的目标。

孙元所要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未来的满清的兵部尚书,忠襄公,太子太保。

这样一个狡猾凶狠之人镇守徐州,必然会在城外放出大量的斥候和探马。

最多还有半个时辰就要天亮了,黎明时分正是一个人最疲惫也最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候。虽说这个时代的军队都不善夜战,却也要防备敌人的小股部队的骚扰。在徐州城外十四里的地方。五骑斥候正小心地骑着马,在这一带巡逻。

他们都穿着轻便的皮甲,显得很放松,同座下战马步伐的轻柔协调一样,有一种特有的剽悍。斥候骑兵乃是一军中精华的精华,不但武艺出众,马术高强,还得有缜密的心思和锐利的目光。

这几个骑兵都是李率泰手下的汉军正蓝旗老人,参加过皇太极的征朝鲜之战,参加过两次入关之战,非常剽悍。

这一点从他们好象很精瘦实则满是力量的坐得端正的身坯上就能看出来,除了领头那个叫罗如意的队正。

这个罗如意的斥候队长生得白白胖胖,一脸憨厚之气,同手下四个如同生铁一样的骑兵形成鲜明对比。经过一夜的巡逻,罗如意已经累得不住打哈欠,身体也在鞍上歪歪斜斜地坐着,不成人形。

罗如意能力平平,胆小懦弱,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个关键的位置上,原因很简单,他的父亲是李率泰父亲李永芳的家丁亲信。他的爷爷也是李泰率爷爷的家丁,再上溯两代,还是将军和家丁。

既然有这样的关系,罗如意从小都受到老李将军李永芳的栽培。问题是,这个罗如意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每战必拉在后面,遇到领赏的时候必奋勇争先,很是让人瞧不起。

但此人有个优点,人善良,脾气也好,无论你怎么翻他的白眼,他都笑嘻嘻地同你亲近,一来二去,你想不成为他的朋友都难。

靠着他和李家的关系,前些年倒也混得风生水起,做了个辎重官的肥差,吃得大腹便便,蛀虫一个。

老李将军在的时候,也由着他去,军中都是他的熟人,大家也不想拿他怎么样。

但事情在李永方去世,小李将军李泰率领军之后发生了改变。

小李将军少年英雄,喜欢表现,按照军中有人的说法,这就是个喜欢在建奴主子爷面前出风头的主儿。自他带兵之后,军法严苛,一旦你犯了错,就绝不容情。

对于惫懒的罗如意,李率泰早就看不顺眼了。

李永芳的部队投降满清做了汉奸之后,归入汉军正蓝旗,实行的是建州的军制。明朝边军中养家丁的那一套也不在实行,虽然对于亲兵各军将领还是有所照顾,但名号上却是不存在的。如此一来,罗如意世代为李家做家丁的情分也就断了。

对于罗如意,也是动辄厉声训斥,丝毫不给面子。

罗如意却不在意,依旧笑嘻嘻地不住点头哈腰。

后来,他私自倒卖军资一事东窗事发,李率泰决定彻查,以他的头颅来震慑全军,也好向所有人表明,无论是谁触犯了我的军法,无论他和我李将军是什么关系。

可这一查,却查出了问题。原来,罗如意倒买军资所得赃款大多被李泰率手下的几个主要大将给弄了去,理由也是千奇百怪,什么要纳小妾让罗如意随个份子,过生日得表示点,想买匹好马,想买个宅子,想给家中的父母添置几件冬装什么的……

遇到这种牵强的借口,罗如意也不吝啬,依旧是那副笑嘻嘻的模样,爽快地掏银子,广结天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