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页(1 / 2)

神工[校对版] 任怨 2334 字 10小时前

“发掘出来的竹简,五米之内。”郭泰来没有多说什么,言简意赅的表达了自己的要求。基本上和上次雷峰塔一样,都是不接触物品,只要近距离观察就行。

赵向北上次也听过郭泰来的解释,知道郭泰来这是打算吸收那上面附着的“气团”,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这边赵向北才开始掰第二个馍,郭泰来的第五个已经掰完。看了看分量,郭泰来又要了一个,凑了个双数,好分成两碗,略微放慢了速度,和赵向北一起掰完。

老师傅老汤炖出来的羊肉的确是美味,郭泰来和赵向北吃的眉开眼笑。哪怕不怎么喜欢吃面的赵向北,也吃的满嘴流油,爽快无比。

郭泰来计算错误,六个馍不是分成两碗,而是大海碗煮出来三碗。就着糖蒜和辣椒酱,趁着热乎劲郭泰来这个吸溜扒拉。大夏天吃的浑身是汗,肥大的t恤如同洗过一般,可是吃美了。美滴很!

“材料和图纸呢?”美美的吃完一顿羊肉泡馍,郭泰来拍着肚皮,幸福的享受着美味的余韵,不忘记向赵向北要枪管的设计图和材料。两根枪管而已,正好回去消消食,顺手就能做完。

“材料已经送到工作室了。”赵向北从随身的公文包中拿出了几张图纸,递给了郭泰来。

郭泰来接过图纸,详细的扫了一遍之后,直接还给赵向北。设计图已经记住,没必要再带着了。

送走了郭泰来,赵向北琢磨了一会,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燕大的历史系教授张正华,上次雷峰塔帮忙的那个。

“你说什么?《齐论语》?”张教授听完赵向北的话,直接就惊叫了起来,语气急迫,恨不能沿着电话信号飞过来:“在哪?”

第0288章 枪管(下)

“不就是《论语》的一个版本吗?”赵向北对于张正华张教授的这种大惊小怪大惑不解:“至于吗?”

“至于吗?”张教授几乎要叫起来了,要不是赵向北是他发小,知道他没研究过这些,换成是自己的弟子,张教授绝对会果断将他开革:“失传了一千八百多年的《齐论语》,你说至于不至于?”

“这么厉害?”赵向北就是再不懂,也明白失传接近两千年的资料重见天日后对于历史和学术界的影响,忍不住咋舌。死胖子就知道找麻烦,动不动就能弄出来这种等级的东西,随随便便就是一级文物特级文物什么的,他知道的记载到底有多长的历史啊?

“在哪里?在哪里?”张教授已经开始催了,迫不及待。

上次赵向北和他说雷峰塔有一级文物,张教授去了,果然在雷峰塔的地宫中找到了重要文物,而且还顺便考证了一下白娘子。当然,这是玩笑话,可又让张教授多出一篇学术专著却是真的。

这次比雷峰塔还要夸张,居然有《齐论语》,这要是亲自挖掘出来并成功考据,史学研究的史册上都能给张教授大书特书一把。

“海昏侯墓。”郭泰来和赵向北直接说了海昏侯的名字,这会赵向北也没有隐瞒,同样直接说了出来。

“海昏侯刘贺?”张教授绝对是历史专家,一听这个爵位就连名字都带了出来:“是了,废帝刘贺还是昌邑王的时候,曾经师从西汉时期传习《齐论》的唯一名家王吉。海昏侯墓有《齐论语》倒是很有可能。”

不愧是痴迷历史,张教授只是因为一个人加上一卷书,就开始自言自语的推论起来,把电话那头的赵向北都忘记了。

“对了,海昏侯墓至今没有找到,你是怎么知道的?”自言自语了好一会,张教授才猛地反应过来,冲着赵向北问道。

“有人闲聊说起来,人人都当是笑话,正好被我认识的一个人遇上了。”赵向北善意的撒了个谎,有些事情没必要让张正华牵涉太深,反正只要他做技术发掘和研究保护就行。

“记载资料呢?在哪里?”张教授立刻焦急的追问起来。

“四旧破干净了,但有口述留下来。”赵向北现在说谎张口就来,一点磕绊都没有:“孤老头自己不识字,听祖上讲故事听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