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白光瞄准镜也没有问题,但是融合了夜视并带有激光测距和弹道自动计算的光电一体瞄具是实现火力快速反应的核心基础,可现在郭泰来造不出来。这需要各种芯片小型化,并且各种设备小型化之后才行,另外还需要编制软件,郭泰来的弱项。暂时来说,就只能用白光瞄准镜,然后配助手来测距并计算弹道。至于光电一体瞄具,郭泰来可以把想法和思路提交,让专业的研究所来研制。
此外,弹药要专门的狙击破甲杀伤弹。恐怕需要使用章老师的新发现,并且重新设计弹头形状。工作室给路志明打电话要所需的最新材料。路志明之前一口答应,可听到还要发射药和爆破药的时候,立刻死活不答应了。
这里是京城,郭泰来可以在工作室里造没有子弹的枪械,但是决不允许他造弹药,这是底线。
挂了电话不到十分钟,赵晏晏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详细的询问郭泰来要发射药和爆破药的原因。知道原委之后,琢磨了一会,让郭泰来先在工作室制作好发射器和实心弹头,弹头送到真正的兵工厂封装弹药。枪弹分离,需要试验的时候,到京城军区的靶场那边,现场装弹进行测试。还是那句话,市区里面绝对不允许制造弹药。
郭泰来没有异议,材料到手之后,郭泰来一点一点检查过,然后投入了繁忙的制造之中。黄伟华他们都被赶出去,外面溜达等着。
弹药其实是需要大量的设计计算,必要的时候还要吹风洞来确定空气动力学性能的。郭泰来这边比较心急,所以不得不省略了这个步骤,郭泰来提供了六种未来常见的狙击弹头的形状,当然,定型的那一款也在其中。一下午的功夫,做出来上百颗弹头和弹壳,打电话让赵晏晏派车拉走,按照郭泰来的要求,装不同分量的发射药进行封装。
接下来,郭泰来开始制作发射器。与此同时,军方和几个军工方面的重要部门的大佬,也集中起来开会,不得不研究和郭泰来的全新合作模式了。
第0428章 合作方式(上)
大佬们开会的基调只有一条,也是曾经赵晏晏说过的话。和平时期,没有让国民毁家纾国的道理。
郭泰来的加工能力和设计能力都是得到一致认可的。但是这个人死活不加入军工集团,也让不少人伤脑筋。不得不说,导致郭泰来被处罚管制的赵老爷子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现在不是那个组织分配工作的年代,国家也没有强迫让一个人做某种工作的意思。与其被强迫的出工不出力,还不如维持现状,郭泰来还保持着高昂的爱国心,同时也没有落下他的兴趣爱好。如果强迫他加入军工集团的话,那么就不会有那款一亿多美元的车子出现。
这也让很多人有了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有人认为,国内军工集团同样能够做车子,郭泰来应该加入国家单位,为国家奉献。另一方面的则持有不同意见。
反对意见其实很简单,以郭泰来本科刚毕业的年纪和资历,加入国内的研究所,哪个研究所允许以他为主来管理一个项目?95-1也好,98也好,这种枪械设计,是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伙子能够主持的吗?那么进了研究所,郭泰来还能不能拿出来一个完美的设计?
有现成的例子,不用太远,赵晏晏已经不是本科生,而是博士生毕业,在两个研究所的合作中不也是连一句话语权都没有吗?不得不拿着自己的设计找到郭泰来这个外人制作。想要收编的那些人只看到了好处,却没有想过强行让郭泰来加入的话,他还有没有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答案也十分简单。哪怕那些想要收编的也知道,如果郭泰来被收编了,估计最多就是把他当成一个超级钳工用,别说设计,各种生产任务就能让郭泰来忙的四脚不沾地。设计工作是重要,但是高精密的陀螺仪迟迟生产不出来,怎么办?有人能快速生产,要不要赶紧揪过来应应急?火箭发动机加工上有点麻烦,有人可以搞定,要不要停下手中的活过来帮帮忙?
不到十分钟的时间,这个问题就已经不再是问题。大家都同意按照目前的方式和郭泰来合作,允许郭泰来保持最大的自由度,允许他开发一些自己主导的军事项目,但不能和现有的军工集团研究的项目接触。可以提供郭泰来一些基础的材料信息,但不能有更深入的配方和加工工艺以及其他电子系统的接触。
很合理,郭泰来既然不加入系统,那么系统内的机密肯定不能对他开放。只有一些基础材料属性让郭泰来看到,看看能够用这些材料做什么,仅此而已。
没有给郭泰来派人,哪怕他身边有三个特种战士以及五个后勤人员,但是她们掌握的其实也有限,最多只是轻武器的性能之类的,真正的大杀器,导弹之类的东西根本没有接触过。而轻武器方面,现役的东西对于郭泰来来说并不算是太大的机密,国家反倒乐意让他在各种轻武器上进行改良。
最麻烦的就是报酬了。总不能拿了人家投资巨大搞出来的新产品,就象征性的给一点补偿吧?以前是这样的,但之前郭泰来算是私人个人,所以勉强能用这种方式来合作,现在郭泰来要大规模投资了,再用这种方式就不合适了。
“还是那句话,我们国家还不需要国民毁家纾难。”有领导指示道:“是人家的就是人家的,我们可以买过来,可以独家买过来,但是不能征用人家的。”
“该有的荣誉要给,该给的报酬要给。”基于这个出发点,大家开始畅所欲言起来。
不光是郭泰来,系统外其他人要是有类似的重大贡献,同样也应该照此办理。所以,军工系统这边应该成立一个评估部门,对于每一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成本以及使用价值的评估,简单的来说,就是估价。系统内要做一套类似的东西从立项到完成需要多少经费,研究出生产工艺需要多少费用,这些综合加起来,用以作为和郭泰来谈判的依据。
也许系统内依旧还是会下意识的压低一些费用,但是比现在随便拿个百来万就把一款全军列装的步枪设计拿走要合理许多。当然,少不了会有各种各样的荣誉,不过只能算在郭泰来的另一个身份上。
暂时来说,郭泰来的另一个身份还不引人注目,倒是t先生很是吸引了一批人的目光。国内有少数一批人知道这个不同的身份,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哪怕黄伟国他们几个知道郭泰来是95-1和98的设计者,可他们并不知道郭泰来的另一个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