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泰来随手拿起中口径的srs,开始组装,一边组装一边向大家介绍起来。
无托式设计的优点缺点已经不用多说了,部队使用95-1式已经好多年了,不用详细介绍也知道无托式设计的好坏。关键是这种设计和95式一脉相承,完全可以快速的融入到整个装备体系当中来。
郭泰来做的这把枪实在是太漂亮了,精细的加工,通用皮轨,不同涂装适合不同的战场,光是这种皮轨护木就立刻多了一种国际化的高大上感觉,让人看着都赏心悦目。
当郭泰来开始详细讲解这款枪的使用,特别是采用比赛级的自由浮置式枪管,枪管拆卸后再重装也能保持原有的精确位置,光是这一点就让这些资深狙击手们十分的开心。
每一次狙击步枪的深度保养,对于国内很多狙击手来说都是灾难。枪管瞄准镜拆下来深度保养,再安装回去的时候,为了保证原有的精度,恐怕光是重新调校归零就得耗费很长的时间。这样的设计,可以让他们省下很多的功夫。
机匣、弹匣外形完全通用,只需更换枪管和枪机以及不同弹匣就能在各种口径间转换。口径转换功能让狙击手的训练变得简单专一,因为除了要更换的部件,所有的使用方法完全相同,甚至尺寸都一致。弹匣外观一模一样,只是内部的凹槽不同以便配合不同的子弹,但对于狙击手来说手感却完全一致。只需要熟悉一种步枪系统就行了,这样能大幅度降低训练成本和提高训练效率。
随着郭泰来的讲解,众人的嘴巴不自觉的张开,瞠目结舌。一个枪械原理,扩展出来十个口径,甚至于有新枪弹口径的时候,只要增加设计相对应的枪管枪机就可以,随时能够使用,这,这简直就是颠覆了所有狙击手的观念。
狙击步枪还能这么设计?可事实就在眼前,真的就能这么设计。不光这么设计了,设计出来的枪械看着还如此的美观,精度虽然还不知道,但郭泰来既然连最新式的夏安战术的两种子弹口径都加上了,想必精度是绝不会差的。
赵晏晏在旁边听着,也是无比的惊讶。她就是说了一句要大口径的狙击步枪,也要小口径的,郭泰来可倒好,一下子直接来了十个不同口径的,喜欢哪个选哪个,完全满足各个子弹口径各个使用习惯的狙击手的需求,要不要这样优秀啊?
“胖子,怎么大多数都是北约口径的子弹?”刘将军听完介绍,微微皱了皱眉头:“没有适合苏制子弹的,我们国内的子弹也没多考虑?”
“因为北约的子弹表现更好。”郭泰来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看法,很自然地说道。
第1045章 要开车先喝酒(下)
能来这里的,基本上都不是那种只能任由上级安排使用固定武器的战士,都是有着丰富的武器使用经验的资深老手,否则根本没资格参与这样的武器测试和评估。
经验丰富的他们,当然知道郭泰来的话是对的,所以根本没有人对此有什么异议。甚至于在狙击步枪的使用上,他们最关注的也是中口径和大口径的srs和hti,而不是小口径的。545,556以及58口径,其实并不是狙击枪最适合的口径,无论是威力还是弹道表现都是如此,这些子弹,根本就不是为狙击步枪设计的。
他们可以理解郭泰来做出小口径的设计只是为了兼容58口径重弹,但在这上面的改进并不是特别多。枪管内部的膛线和88式完全相同,只是使用了浮置式枪管并且把双脚架改在了护木上,尽量减少这些因素对于精准度的影响,其他的并没有丝毫的变化。
“你没想过设计一款新型子弹或者专用的狙击弹吗?”刘将军当然知道北约的子弹表现更好,他的目的并不是质问郭泰来,而是期待郭泰来能拿出一款国内设计的子弹,填补一下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
在这方面,国内除了独特的58小口径子弹之外,其他的口径上完全是一片空白,几乎全都是拿来主义。种类不够齐全,性能不够优秀,发射药材料性能欠佳,研发新型子弹能力不足,弱点十分明显。
几十年来,我国在子弹理论研究方面,借鉴、学习国外的研究成果较多,自主创新的理论较少。子弹研发基本沿用了成熟技术,创新和变化极少。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和平时期对子弹的订货量不大,为了节省开支和成本,子弹生产企业规模不大,技术改造积极性极低。
“我在化学和空气动力学方面并不擅长。”郭泰来摇头道:“其实还是那句话,我们的子弹企业拨款少,研发能力不足,就算是研究出一款新子弹,口径不能通用基本上就没什么国际订单,只能当做技术储备。这方面,我真的无能为力。”
刘将军执掌这个特殊的基地,当然对于国内军工有深入了解。郭泰来的话他理解,整个国家军工系统的子弹问题,当然不可能靠着郭泰来一个精加工大师来解决。
而且郭泰来后面的话也明说了,和昨天那个反狙击手探测系统想法一致,研发只是为了技术储备的话,永远不可能形成良性循环,但军工系统又比较特殊,看来只能把问题反映给上面,让上面头疼了。
三十把样枪,大中小口径各自十把,当郭泰来讲解完毕的时候,各大军区的人立刻一拥而上,开始抢夺起来。众人争抢的焦点,都是大口径狙击步枪,中口径的各大军区已经有00式了,那是国际一流的好枪,所以大家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上面,反倒是大口径步枪,国内才靠着jq式解决了有无问题,距离先进还差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