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页(1 / 2)

神工[校对版] 任怨 2987 字 9小时前

不对,胖子也不是一整年没动静,应该是在等着光刻机的设计以及最后的完成。没有芯片技术的支持,胖子想法再多,也不可能实现啊!这不芯片一有了突破,胖子就提出了这种新装备。

“这么说起来,其实所有的关键就是芯片技术革新,然后促进微机电技术发展,是这个意思吧?”褚将军若有所思的问道。

“是的。”郭泰来点了点头:“相信普通尺寸的导弹什么的,这些导航啊发动机什么的,技术积累应该都有,现在要做的就是小型化微型化。以我们的基础来说,并不是特别难,对吧?”

众人都沉默下来。赵晏晏负责记录,但是只记了几句话就停笔了,郭泰来并没有说的太复杂,也没有说的太多,但是很多东西却不用多说,技术发展到了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

郭泰来在姑苏做出了最新的光刻机,这就让芯片小型化微型化有了技术基础。以这个为基础,光是在军事上的影响就可以无限放大。卫星,通讯,导航,导弹,战机,雷达,等等无数种需要使用芯片的项目都能够得到突飞猛进式的发展。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单纯在其他方面没有任何的进步,只是芯片更小,这就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减小的芯片和电路功耗会减少,体积重量散热都会减小,只是这个减小就意味着在战机或者导弹上能腾出更多的空间更多的重量,原先只能放一块芯片用来计算分析的,现在可以放两块或者更多,多出来的运算能力就意味着导弹平衡性更好,战机可控性更佳,通讯加密速度更快,意味着雷达反应更快,计算分析能力也更强。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大量的优化和重新设计,好处不用多说,在座的大家谁不清楚?美国人为什么厉害?还不就是因为在这许多的领域内都比我们强吗?现在,我们有机会了!

“现在我们的芯片还能不能做到更精密?”刘将军在这方面上了解的不多,随口问了一句:“超过美国人的那种。”

“能!”郭泰来斩钉截铁的回答道:“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只要沿着这条路往前,总有全面赶超的时候。但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做成的。”

“老刘,小赵我要再借调几天。”褚将军听着郭泰来的回答,忽的转头冲赵晏晏叮嘱道:“我们必须要召集各个行业的顶尖专家制定一个合理的研发计划。小赵对全国的装备状况和技术状况都比较熟悉,一起来参加这个研讨。”

“好!”刘将军点了点头,转头冲赵晏晏命令道:“小赵你配合总装的工作。”

“是!”赵晏晏没二话,立刻起身立正答应。

很显然这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计划,而所有一切的起因,就是因为郭泰来完成了四十五纳米制程光刻机的制造,后续会推动一整套庞大的体系运转,需要投入的人力资金和时间都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也只有具备完备工业体系的国家才能够发起带动,很多所谓的经济科技强国,恐怕都没有机会。

“胖子,你那把新枪,其实还是很有用武之地的。”看着褚将军先安排好了这些,刚刚没说话的孙将军才开口笑道。

郭泰来睁大了眼睛不解的看着孙将军,难道自己解释的还不够清楚吗?新枪虽然射程大精度高,但是和200一样,成本太高了啊!

“四千多米都有那种精度,那在一千米之内岂不是无敌的精准?”孙将军看着郭泰来大惑不解的样子忍不住笑道:“这个距离上也不用什么辅助瞄准系统,只要射击参数表背熟就行。没有那些战术电脑之类的,成本完全可以接受啊!而且重量比200轻,更适合携带行军,除了子弹有点小贵之外,一千米甚至两千米范围内那还不是指哪打哪?为什么不能用?好用的很啊!”

呃?郭泰来忽的发现大家都在点头。微微琢磨了一下,自己也苦笑起来。

钻牛角尖了,只想着四千米射程上用了,完全没想还可以近点用。好吧,设计出来有用,这不是好事吗?

第1707章 钻牛角尖了(下)

晚上孙将军自掏腰包招待郭泰来赵晏晏和其他两位将军,也不奢侈,就在军区食堂的小房间里。一大桌子小炒,外加结结实实的大碗手擀面,大家吃的很痛快。

中间喝了一点点啤酒,都是点到即止。大家军队出身喝酒虽然豪放,但是这几位将军可没有一个人敢和郭泰来豪放的喝。至于赵晏晏则滴酒不沾,她还要开车。

吃过饭大家就各自散去,师姐开着悍马车,和郭泰来一起回家。三位将军却没有直接离开军区,就在军区当中,各自向自己的领导打了电话汇报。

当天晚上,有几个在某件事情上叫的最凶的家伙就先后接到了各自上级组织的通知。两件事,第一,重申一遍t先生当时接下夏安战术的膛线优化的工作是向组织报备并经过允许的。第二,写一份深刻的检查。如果检查不够深刻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以先停职,有足够长的时间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直到组织上满意。

某个退休老同志,也有同样一个退休老同志电话里约好了明天去和他去谈心,总之也要解开某些误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