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看上去有点憔悴,陈燮关心了两句,刘庆道:“不碍事,红果姑娘每寻派人来检查两次,都无大碍。”陈燮极为严肃道:“身体是本钱,我看今后你就不要东奔西跑的,让那些人来向你汇报便可。诸葛亮事必亲恭,结果是累死了。你现在的位置很重要,身体垮了,我这一摊子就跟着散架。”
“东家的话,刘庆记住了。以后一定改。”刘庆赶紧表态,陈燮却道:“不行,今日开始,医院那边派一个人常驻你这里,每日都需要检查。另外,你身边的人要是照顾不好你,我派人来。你不必推拒,这是你应得的权利。人一过四十,稍有不注意身体就会出问题,你这样每日每夜的干活,绝对不行。”
陈燮坚持,刘庆只好接受:“如此多谢东家,时间还早,我抓紧汇报最近的工作。”
二月底至今,登州的主要事务就是难民的安置。官府比较配合,事情进行的颇为顺利。足够的人手,修路修的很快。眼下登莱境内的道路,已经修了一小半。预计再有七八个月,链接登莱境内各个县城的道路便可全面贯通。其他事情都不是很要紧,剩下的就是美洲货的库存不多了,最多维持三个月的销售。
军队方面的事情,不归刘庆管,陈燮也就不问他,坐了一会便去看看顾喜,交代两句便离开。奔着巡抚衙门来了,要销假,这是必须的程序。
孙元化的情绪不高,看见陈燮也没多话,简单的说了几句客气话,就给陈燮打发了。陈燮出来后去了张府,张瑶才告诉他,最近几个月,朝廷里斗的很厉害,一群御史抓住西北各省的流贼,作为把柄攻击周延儒,以首辅施政不当为攻击目标。
第二百四十五章 按部就班
孙元化为此烦恼,陈燮却知道他现在的烦恼是多余的。周延儒至少还能撑一年,孙元化没有因为吴桥兵变送掉性命,却在为这个事情烦恼,陈燮对明朝政治生态真是绝望了。
“张叔,我真的不明白,值此国家多事之秋,为何就不能上下一心,刷新朝局呢?”陈燮做出忧国忧民的嘴脸,这比较符合他的一贯形象。
张瑶叹息道:“自景泰一来,党争不断,东林以门户、声气为先,国家社稷于后。老夫亦不喜之,彼等自诩正人君子,凡有异己见者,不论青红皂白,概以奸佞相向。如此极端,他人自然不肯束手待毙。十余年来,不论东林在台上还是在台下,朝廷内斗愈演愈烈,皆起于此。但凡天下有事,彼等无一实策,致使朝日渐局败坏。”
“张叔,这些话,私下里说说就是了。那些人,能不惹他们就不惹。”陈燮还劝一句,张瑶苦笑道:“思华,你还是太愿意把人往好处里想了。等着看吧,迟早他们回拉拢你,一旦不成,便恶言相向。到时候,你怎么应对?”
“他们不惹我就算了,惹到我头上,得问问我手里的银子答应不答应。”陈燮这省略了一个词,刀子。张瑶仔细一想也是,现在的陈燮,可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
闲谈了一阵,陈燮告辞离开。马车上没人的时候才露出疲惫不堪的表情。
应娘领着一群人在门口相迎,马车挺稳之后,陈燮下车来:“辛苦了,以后没必要这样。”
“老爷远归,这是必须的礼节。”陈燮点点头,进了内宅往床上一趟:“没事别叫我。”
一觉好睡,醒来时窗外远远的只见灯火阑珊。炕头正在不知忙碌何事的应娘,见他做起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下炕去招呼丫鬟进来伺候。一番折腾,陈燮坐下,看了一眼小桌子上的酒壶,淡淡道:“事多,不喝酒了。”
应娘的目光中带着些许幽怨,陈燮只当没看见。煎饼是新收的麦子磨的面粉烙的,咬起来嚼劲十足。高产小麦不好吃,应娘晓得陈燮的口味,给他上的是老品种的面粉。
三两下吃了两块烙饼,一碗肉汤下肚子,陈燮拍拍手起来道:“我去军营转转,晚一点回来。”有这句话,应娘脸上一喜道:“四月二十八,玉竹生了个儿子,五月初三,雨荨也生了,是个闺女。老爷不回去瞧瞧么?”
陈燮面无表情:“不差这一天半天的,明天还有许多事情要办,离开这么久,军中诸事很不放心。”掀起帘子出了门,韩山听到动静,牵马在门口等着。陈燮上马,身后近卫都跟着上了马,一挥鞭子:“去军营。”
马蹄声踏碎了夜的宁静,不一会便到了城中军营,这里背靠着水寨要塞,地势高,登上城头足以俯瞰全城。沿途哨卡有三个,次第拦下这支马队,一丝不苟的检查证件。就算是知道来的是陈燮这个大老板,当兵也不敢有半点马虎。可见这支军队的纪律性。
军营门口了,留守的往前等一干军官,都在门口等候。都知道陈燮回来了,驻扎城内的主官一个都没落下。甚至连三个洋鬼子都来了,陈燮在人群中看见了白斯文,多少有点意外。
翻身下马,上前一一问候,轮到白斯文的时候,陈燮笑道:“怎么,从壕镜回来,有何收获?”白斯文没想到还在门口,陈燮就问起工作,下意识的要磕头,想想又学着别人抬手横胸道:“见过将军,小的这次去,多亏了方思谷和安尼的帮手,上了一条船,去了一趟泗水埠。哪里是干腊丝人的地盘,眼下泰西那边,最强的海上国家之一。”
“荷兰嘛,我知道,海上马车夫,不过也没几年可风光了,英格兰人已经崛起。欧洲大陆已经打成了一团,没有二三十年停不下来,英格兰的地理位置较好,未来的大海上,我们要再不奋起直追,怕是要落在英格兰后面了。走吧,进去说。”陈燮的话,惊的不止一个白斯文,其他葡萄牙人,为了前程可都是很努力的学习汉语的,基本上都能听的懂。陈燮对欧洲的了解程度,根本就不像一个大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