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页(2 / 2)

董庭柱比谢长运果断多了,立刻上前躬身作揖道:“阁部,犬子今年十六岁,欲送往南京格物学堂就读,还请阁部恩准。”谢长运就一个儿子,岁数也近三十了,在老家伺候老人,只好咬牙道:“阁部,下官有一幼女,年方十四岁,愿意送到阁部身边,做点端茶送水的勾当。”这两人真是一个比一个狠啊,既然已经跪了,那就舔好了。一个送儿子做人质,一个送女儿去做侍妾,节操什么的根本就顾不上了。

“呵呵,当本部堂是何等人了?算了,跟你们也生不上气,这些事情就算了,回去安心的做事情。只要扬州不乱,你们的沈家性命,本部堂保了。”陈燮一句话,这俩才还是不放心,但是要继续说话,却被侍卫上前来拦住撵人,依依不舍的这才回去了。

如果陈燮要收下他们的子女,这两位绝对不会有什么屈辱感。陈燮是什么人啊?这时候还顾的上什么脸面不成,再不济,出海去当一个地方官,照样混的人模狗样的。

回到城内,谢长运和董庭柱奔着衙门的后院就去了,一个院子内,六七十个盐商都在里面呆着,这是昨夜“请”来的。两人各自带队,很“客气”的请来的,如果不是门口站着一群手持冰刃的下属,这些盐商未必肯就范。

看见两人出现,为首的金百万立刻上前鞠躬道:“二位大人,在下乃是扬州咨议局的理事,当初阁部大人可是定下了规矩,没有省咨议局的许可,不得擅自缉拿议员和理事。”

谢长运听了这话,皮笑肉不笑的抽了抽腮帮子,阴笑道:“这会你想起咨议局来了?当初让你出迎,你怎么说的?阁部一句话,尔等一个一个的不是议员就是理事,都抖了起来。现在阁部遇刺生死不明之中,本官该如何处置尔等具有重大嫌疑的嫌犯?”

就这么一句话,别说是一般的盐商了,就算是金百万这个牛逼哄哄的家伙,也都如霹雳落在了脑门上,当时就是浑身一震,腿一软就瘫在地上。这些人有钱,打听一点消息真不难。如果陈燮没事,他们还能心存侥幸。现在一句生死不明,在场的又一个算一个,都脱不开干系。不然怎么解释不肯去迎接陈燮的事情,要知道这些人,谁家不蓄养几个死士?

“大人,大人,草民在城外有一座园子,愿意献给阁部大人,但求谢大人在阁部面前美言几句。”金百万反应很快,立刻跪地自救。他这么一开头,后面的盐商都跟着说话,这个说也有园子要送给阁部,那个说有一个女儿待字闺中,愿意赔嫁妆多少,还有的直接说拿多少银子买一条活命。

“都给我闭嘴,你们以为,阁部会看上你们那点家当不成,想送礼求饶,晚了!”董庭柱一声怒吼,快意无比。平时这帮家伙,可都是仗着有钱又有议员的身份,对两位地方大员的态度,也就是应付一下而已。没想到,这一刻居然跪了一地的。

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重要的

这一刻,怎一个“爽”字了得!

深有同感的谢长运,这会也顾不上别的了,扯开嗓子就喊:“别说本府没有给大家一个活路走,要说行刺阁部的死士,你们这些人的家里头,有一个算一个,都养了不少。别说你们是清白的,就算是我信了,阁部能信么?城外的大兵能信么?”

平时仗着有钱有靠山的盐商们,听了这句话,更是哭着喊着求饶不止,任凭拿捏不提。

打发了两位官员,李香伺候陈燮换了一身便装,带上钢盔,紧了紧武装带。看着眼前这个英武的男人,李香不免心神荡漾,低声道:“老爷,这一去,多加小心。”

陈燮听了哈哈笑道:“又不是去送死,你担心个什么?只不过大明这个天下,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了,我也没那么多时间跟他们胡闹了。其实先帝殡天之时,我就该有这个觉悟。”

李香抱着男人的腰,使劲的搂了一下,松手后退,看着陈燮道:“老爷只管去做天下大事,奴家在这里给老爷鼓琴壮行。”

朝阳之下,陈燮翻身上马,身后是五十虎贲,人人双马,全副武装。麾下的乌云骓已经不是当初那一匹,而是它和阿拉伯杂交的后代。比之更加的高大壮实,耐力也不缺。

耳边是运河上吹来的咧咧的风,隐约可闻一缕清音,挥挥手,一夹马背,早就跃跃欲试的乌云骓,腾的一下便蹿的了出去,留下一缕烟尘和一个披风飞扬的背影。

南京新军傍晚时分抵达江都,登岸后摆开战斗队形,大炮加起来,对准了江都城。城内驻军一哄而散,新军兵不血刃而取城池。入城后宣布戒严,谨防任何消息走漏,与此同时,南京城外的驻军也开始行动,大胜关、秭陵关被新军接受,江对岸的江浦也由新军接管,长江之上舰队出动,所有渡船一律停摆,所有人等不得出城。这个时候,应天府上下才知道出了大事,阮大铖这家伙宣布了陈燮遇刺生死不明的消息后,煞有介事的带着衙门的差役,每天在街上走动,号称要查案,实际上整个南京城的武勋,住宅的前后,都被官兵和衙役围住了,每日采购都得经过允许,派人跟着才能去。

中华门,一群南京国子监的学生汇聚于此,吵吵嚷嚷的要出城。守门士兵不允,彼等便欲冲击门卫,军官下令动手,一时间枪托乱砸,当场砸翻了三十余人,士子狼奔豕突而遁,被士兵追上,一个一个的都拿下。阮大铖闻讯来救,几经交涉才把学子带走。

因为这个事情,原本名声很烂的阮大铖,居然得到了几句好评。反倒是王启年这个行凶的“首恶”,背上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黑锅。等到这个事情完毕了,城内的官员这才出现,找到阮大铖商议,到底该怎么应对。大家都是文臣,这个时候必须一条心。

阮大铖对众人道:“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别做,陈阁部生死不明之际,这些当兵都已经发疯了,这个时候去惹他们,闹出兵变来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