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1 / 2)

张婶正在给自己新开垦出来的菜地浇水,一见这样,忙迎上去,把元宁接过来,这是怎么了?

苏鹤亭想也没想,直接扯谎:“不小心摔了一跤。”

元宁默认了。

张婶赶忙扶着她进屋歇着,关切地问有没有伤到哪里。

苏鹤亭这才转身去照顾自己的驴子。

伯钟三人听见动静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先关心了一通元宁,听见她没事,仲灵叔毓和苏鹤亭打了招呼便去照顾小妹,伯钟则去跟苏鹤亭问题。

苏鹤亭洗了手脸,坐下,慢慢给伯钟讲题,讲完了就问他要不要学些防身的功夫。

伯钟想也不想,立刻点头,“要!一定要!我是家中长男,要保护姐姐还有弟弟妹妹,原先是不敢想,也没有这个门路,如今……苏大哥,你能帮忙是不是?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了!”

苏鹤亭摆摆手,“谢倒不必,只要你肯认真学,真正能学会,便算没辜负我一片心意了。”

晚饭他没留下吃,说是要回去联络一下,大概三两天就能有消息。

元宁这一次并没有受到惊吓,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便恢复如常。

如今作坊里一共有二十台织机,二十个女工同时上工。

铺子里的买卖较出事之前又好了一些,因为原先对朱记下黑手的铺子里,主谋的那两间关门了,对方铺子里的货品当做赔偿给了朱记。

其余几间参与的,情节较轻,但也受到了勒令关门整改的责罚。

所以现在县城里面还在营业的布行已经只有寥寥三家。

别的铺子里的货物,拿过来之后全都降价处理了,有些花色比较好的布留下来,元宁设计了几款背包,专门给弟弟妹妹们上学用。

第九十四章 背包

功能性这么强的背包,当时所仅见。或者说是,本朝还从未出现过背包这种东西。

伯钟三个人背着这样的背包去上学后,立刻便引起了轰动。

这年月能上得起学堂的,都是家里小有资产的,小孩子都图新鲜,看到同窗的背包那么好,功能分区那么合理分明,而且图案还非常好看,都极为喜欢。回家之后就跟家里人磨着想要。

下一次来上学的时候,来送他们四个上学的伙计就被人拦住了。

一番询问之后,知道哪里有售卖的,立刻就带着孩子去朱记买了。

到了店里一看,人家主要就是卖布,背包只是作为试卖品推出的,数量不多。

做家长的当然舍得给孩子花钱了,几位结伴而来的,就把店里售卖的那几个背包一抢而空。

回去仔细查看,这些背包用料考究,做工精致,有一定的防水功能,还有“朱记”的标签。

孩子们把文具装进背包里,背着去上学,自然而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人们都有个跟风的心理,别的孩子看到他们用的东西这么好,纷纷打听他们是从哪里买的,然后回家跟家里人央求,但凡是花得起这个钱的,就都到朱记来买了。

别的商家看到这个能赚钱,纷纷仿效。

可是当他们做出来和朱记这一批一模一样的,朱记却又推出来了新品……

到了四月初,盘点三月收入的时候,发现,光是卖背包的利润都超过了十两银子。

元宁没想到自己灵机一动也能给铺子里带来收益,如此这般就顺手又画了几个款式出来,除了孩子背,还有大人的款。

有几个款完全可以取代包袱,而且装小零碎儿也更方便,内兜暗兜放一些私密的东西也不成问题。

店里的伙计还每人配备了一个腰包,收钱、找零更加方便快捷。

这些包的布料选的十分讲究,颜色要耐脏一些,质地要尽可能结实,双层用料,十分耐磨,内衬则用朱记自己的布,柔软吸水。

随着订单日多,又推出了定做业务,提前预定,可以在背包的隐秘部位绣上购买者的名字,防止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