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熟人多的时候,元宁就主动松开了手,毕竟,屠狗这种事,不太地道。
可两人仍然是并肩而行的,苏鹤亭还非常照顾她的感受,两人买了一些土产,也都在苏鹤亭手中提着。
钦差们满心的酸涩,又不由得感慨:还是年轻好啊!恢复快!这俩人这么快都没事了!
因为在赶路,不是那么方便,很多繁文缛节,就都被大家默契地忽视了。
钦差们也都看得出来,苏鹤亭对他这位小妻子是疼到了骨子里。
而他这位小妻子也不是个简单角色,虽然说是没读过什么书,跟他们话也不多,但偶尔说一句,往往能够切中肯綮。
更不要说,先前去过天庆县的钦差已经知道元宁的家底比苏鹤亭还要丰厚,这个女孩子虽然年纪小,可的确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才。
大家都忍不住有些泛酸。怎么好事都落到了苏鹤亭一个人头上?
不过,还是有明白人在的,有一位年纪较长的钦差别有深意地道:“焉知,现在的一切,不是给人家的补偿?”
于是众人全都沉默了。
是啊!他们只是看到了如今的苏鹤亭:神童,少年进士,建树颇丰,政绩斐然,名门之后,权相义子,妻贤慧巧……
却已经忽略了苏家的灭门惨案,以及身份未明之时苏鹤亭的颠沛流离。据闻,苏鹤亭是遗腹子,生母早亡,是被姨母带大的,便是这位姨母也早已亡故。
这样坎坷的身世啊……
路上的小插曲不消细说,他们终究还是在九月初三抵达了京城。
在京畿驿站做了短暂的休整,先往上送了信,得到批复之后,才进入京城。
隔着帘子,元宁便已察觉到京城的不同之处。
此地繁华,比路上所见过的最富庶的城市尤甚。路上往来之人大多神色从容。
当然,贫富差距也十分巨大,有些人遍身绫罗骑马坐轿使奴唤婢,也有些人破衣烂衫,在太阳底下捉虱子,捉到一只便塞进嘴里……
乞讨的人群里面还有非常惹眼的小孩子,一个个瘦骨嶙峋,眼神无助。
元宁轻轻放下帘子,无声叹了口气。她记得在她穿越之前的前几年,街头上也可以看到各色的乞讨人等,其中不乏幼龄乞丐。
但新闻披露,很多孩子都是被拐卖过来,虐打致残的,为的就是能够在这样的乞讨集团之中成为敛财工具。
毕竟这样的弱小无辜可怜的孩子,最容易博得同情。
人贩子罪该万死!
抵达京畿之后,苏鹤亭就不骑马了,和元宁一起坐车,此刻感受到她的情绪变化,不由握住她的手,轻声问道:“怎么了?”
元宁问道:“你说,外头乞讨的这些孩子,是真的跟着自己的父母前来乞讨的?会不会是坏人从哪里拐来的?”
“也不乏这个可能,”苏鹤亭想了想,挑起帘子往外看了看,此时马车已经进了城门,城门外的乞丐已经看不见了,“但大多数的确是走投无路跟着家中长辈一起来乞讨的。”
元宁慢慢吐出一口气,“以前我总觉得,只要身体健康,总不至于饿死,有手有脚,总能养活自己,何至于乞讨?可来了这里我才知道这世上的确是……”
现在的乞讨可和后世完全不同,后世乞讨讨来的大多数都是钱财,便是有那实在人施舍食物,也都是新鲜买来没有拆封的。
可这个时候的乞讨,是真的求别人吃剩的饭菜,破烂到不能再破烂的衣衫,有些时候乞讨来的食物甚至是馊臭的。
可乞者照样会吃下去,只为了,能够活着。
每年过冬,不知道有多少乞丐会冻饿而死。便是没有遭遇灾难,也免不了贫病交加的厄运……
苏鹤亭叹了口气,“穷人家便是生病也是生不起的,有些人家老人生了病干脆就硬挺着,挺过去算是捡回一条命,挺不过去,就这么没了也不愿意拖累一家人。”
元宁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苏鹤亭话锋一转,讽刺地道:“这可是天子脚下,还有这等事情发生!可笑,有些官员为了粉饰太平,还做出驱赶乞丐的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