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安看着地图,想了想,道:“不太可能往东逃,东边是高句丽,虽然现在高句丽还是我大唐的敌国,可是高句丽的割据势力却是分成两派,有想要继续反抗我天朝的,也有盼着我大军入境,他们混水摸鱼的,心思并不一样。所以说如果李恪向东逃,那没准他还没等找到盟友呢,就得先被敌人给砍了!”
长孙无忌点头道:“老夫也是这么认为的,可如果往东北方向逃呢,那里部落林立,凶人遍地,象李恪这种身娇肉贵之人,可没那种胆子,去钻东北的老林子。如此,只剩下西北了!”
他用手一划营州的西北,道:“好大一片土地啊,这里可是突厥人的地盘,而且还是没有归顺的突厥人的地盘。”
王平安嗯了声,道:“没有归顺的突厥人,看到了归顺突厥人的好日子,如果李恪要是逃到他们的土地上去,那十有八九,得被突厥人给抓住,送到咱们的军中,以便换取好处。”
长孙无忌嘿了声,道:“如此说来,李恪是无处可去了?”
王平安笑道:“不错,只要他不傻到透腔的地步,只要他的谋士们还有那一丁点的脑子,那么李恪现在就哪都不会去,乖乖地留在营州,等着咱们去接他回长安。”
长孙无忌哈了一声,道:“这么说,他是绷架子呢,想让咱们去求见他呀!”
王平安笑容消失,忽然道:“不对,这事怕是有蹊跷!”
长孙无忌道:“什么蹊跷?嗯,老夫也觉得这事有蹊跷,可一时之间,实在想不出哪里不对劲儿!”
王平安道:“我在云州待的时间可不短,舅父大人你从长安来是走的水路,时间也用了不少。而如果长安发生的事,是通过陆路报的信,那么营州的李恪,怕是早就知道武媚娘在长安起了妖娥子啦!”
长孙无忌啊了声,道:“可是,武妖女的事和李恪有什么关系……啊,知道了,李恪必会想办法利用这件事的!”
长孙无忌比王平安稍晚了一步,明白了此事的危险性!
李恪为什么会这么消停?他身为“罪人”,却不主动来巴结王平安,因为他看到了长安的事故,知道他可以从中得到好处。浑水摸鱼,水不浑,如何摸鱼?
李恪再笨也会清楚,他不回长安是不行的,而回到长安后,一时半会儿,短时间内,李治是不会把他怎么样的,就算是鸡蛋里挑骨头,也得先把鸡蛋打碎了才成,打碎鸡蛋,然后在蛋黄蛋清里挑挑,那也是需要时间的呀!
而长安出现了一个凶悍的宠妃,这个宠妃又和长孙无忌不对付,长安朝廷这汪水算是浑了,李恪只要在这段时间里,巴结成武媚娘,成为现在急需扩充势力的武媚娘的一名打手,专门来打长孙无忌,那武媚娘说什么也得保住他,他俩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患难之交”,绝对的同袍战友啊!
武媚娘在几年之内,是肯定能保得住李恪的,李治不至于这么快就杀了他,而李恪在和长孙无忌的斗争中,就算不胜不负,打个平手,可他也能发展势力,抢皇位他是没指望了,可自保却是绝对没问题的!
要是李恪能熬,把李治给先熬死了,那没准李治的儿子一登基,他还能当上摄政王呢,一下子就翻过身来了!
朝廷上的战争,风云变幻,谁能说得清几年之后的事?别说几年之后,几个月之前,长孙无忌还不知道他会见不到皇帝,反被一个小小御女,给打发出长安呢!
王平安一拍地图,道:“我想明白了,李恪现在根本不需要巴结我们,更不需要和我们搞好关系,他只要巴结好武媚娘就成了。而现在的武媚娘,是最需要别人支持的时候,李恪要是写封奏章,给武媚娘作证,说她不是先帝的嫔妃,而且品貌端正,可以做贵妃,甚至可以做皇后,那武媚娘就算拼了命,也得保住他啊!”
长孙无忌目瞪口呆,要放在以前,他是不会相信王平安这番话的,认为是无稽之谈,可现在他不得不信。皇帝李治和历史上那些昏君没啥两样,宠爱一个妖女,啥糊涂事都能做得出来,连自己这个舅舅都差点给他当了比干。如果武媚娘拼命地吹枕头风,李恪没准还真的能安全返回长安,并且翻身和自己对着干呢!
好半晌,长孙无忌才道:“那,怎么办,可有应对之法?”
王平安摇头道:“没有,暂时没有,咱们远离长安,而舅父大人现在又和皇上关系不太融洽,所以应对的办法,只能由长安的那些叔伯去想了。”
长孙无忌却道:“可是李恪却只要写一道奏章,巴结武媚娘,那么武媚娘就会把奏章给皇上看……哎呀,现在武媚娘占了绝对的上风啊!”
王平安叹气道:“是啊,咱们不在长安,有些事情是真的没办法解决啊!”这是事实,他也没办法,应对之法根本想不出。
长孙无忌呆坐半晌,这才道:“罢了,看来老夫是真不能离了长安啊,这才离开没多少天,就要出现这种变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