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1页(2 / 2)

黄沙玉宇,唐军的辉煌已经无人知道。

曾经镇压西陲的安西大都护府早已化为一片黄埃,只有断壁残垣还矗立在天地之间,那已经被岁月摧毁,却依稀可见过去辉煌的宏伟断墙,在无声的告诉世人,告诉后来者,这里曾经有一支威震天下的铁军驻守。

士兵所讲的故事,正是从唐时天下大乱开始的。

诸人对于这段历史并不陌生,那当时天下最伟大的皇帝玩火自焚,伟大者终于成为了卑微者,他所塑造的伟大时代落幕,而他的帝国也分崩离析。

朝堂上的明争暗斗,生死博弈,贪婪污秽,这些都和远在安西的士兵没有关系,他眼中所见到的,仅仅只是血与火。

“曾经的同袍刀剑相向,并肩作战过的将军宛如地狱厉鬼,这天下不是效忠于某个人,但某个人以为天下都应该向他效忠。”

“但总有一些人野心甚大,所以他们谋划反叛,而最后,也确实给他们成功了。”

白衣女子插了一句:“朝堂上那些腌臜事才是天下大乱的源头,你说那些战士不管,但战士们所遇到的一切事情,都是起源于中央。”

“贪婪驱使着欲望,众生无不在贪婪与清明之间行走,如走铁索,小心翼翼,但凡有半点差池,就是粉身碎骨。”

她说着,似乎有莫名的感慨。

士兵没有在意她的打断。

“自西陲三镇节度使从范阳起兵叛乱,天下大震,河朔诸地望风而降,境无一军一将可挡,当时天下共主听信谗言,误以为三镇节度使叛乱只是谣言,故最初不予受理……”

“直至同年数月之后,天下共主才相信三镇节度使叛乱,遂调遣河西军,陇右军回关……中原大地如何凄苦,安西的战士们并不知道,因为他们所要面临的,是更加可怕的战斗……”

“吐蕃人突然发起猛攻,同年,车师国叛,高举反旗,楼兰、鄯善、乌孙、焉耆、匈奴地……尽数与中原切裂。”

“河西走廊陷入滔天战火,西域异族猛攻边疆……安西军第四旅属第三十折冲府,镇守白龙口……”

唐代的军建是一旅百人,但因为是所谓相似的朝代,故有些东西便有了出入。

人口是建制的根本要素之一。

白衣妖女的目光动了动。

士兵道:“吐蕃的刀,吐蕃的脸,陌生的气息,滚滚的烟尘,黯淡的天日,让人感到窒息的,刺鼻的……”

“外族之人进攻白龙口,声势滔天,而此时安西军大部分已经被回调,此时吐蕃突然来袭,携异域诸族猛攻,白龙口守军不过三千二百人,而所要面对的,则是五万以上的敌军。”

“兵法有言,十则围,五则攻,倍则战,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中年书生插嘴:“我十倍于敌,便围而歼;五倍于敌,便攻而戮;两倍于敌,便奋力死战;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兵力弱于敌人,便避免作战。”

士兵点头:“三千对五万,敌人十余倍于白龙守军,故必然强攻,而吐蕃人也确实是如此做的。”

“第三十折冲府的战士们,听到了突厥人在唱歌,婉转苍凉;吐谷浑人诵读的经义,恐怖而低沉;薛延陀人的高歌,嘹亮的,凶悍的,他们敲着盾牌,擦着弯刀,精铁在火焰中一伸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