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在远方大约两三百米外有着大量的木桩假人,这些木桩甚至还按照现下标准的散兵队形展开。自从步枪的射速越来越快,精度越来越高后,美国内战以及普法战争时期还有的线列阵型已经相继被各国抛弃,随之出现的是散兵队形,即每个士兵散开一定距离,依托障碍物掩护向前进攻。
不过散兵阵型的兵力密度尽管比线列阵型时代已经大大降低,但对于重机枪等新式武器而言,兵力密度依旧过大。
袁世凯等人继续用望远镜看着四号和五号高地的这条防线,防线前的那些拒马算是正常,而后方的战壕看起来虽然怪怪的,但是也没有超出常人的理解范围,唯独战壕里的那一个个机枪堡垒显得不太一样。
一开始他们虽然听过了赵东云的解说,但是依旧无法想象就凭借这么几挺机枪怎么可能挡住上千人的冲锋!
然而当那些机枪开始射击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是目瞪口呆了起来!
为了营造更好的演习效果,赵东云可是命令所有的重机枪一起开火,当八挺机枪同时喷出道道密集的火舌时,原先摆放在那里的木桩等模拟目标瞬间就是被撕得粉碎。
一个武卫右军先锋队的将领,也就是南军的一个军官看到这等场面后,半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之前的演习里头,他听到自家的上千人去进攻两个小山头不成,反而半个小时不到就被裁定伤亡过半的时候,他是怎么也无法相信的,并且固执的认为这是演习裁判的误判,要求重新裁定演习结果,如此才一路闹到了袁世凯那边去。
然而现在他看到了冲锋道路上的那些被撕得粉碎的木桩,他可以想象到今天上午如果自家的进攻部队也是遭到了实弹攻击的话,在如此猛烈的火力打击下,伤亡过半恐怕都是往小了说,估计被这么一打,整个部队都会发生崩溃!
袁世凯看到这一幕也是睁大了眼睛,他自然是知道机枪威力颇大,但是却没有想到机枪交叉射击下,效果竟然会这么大!他甚至开始想象,假如自己的北洋军装备了大量的重机枪后,敌人需要付出多少生命才能突破自己的防线?
到了这一刻,他才明白列国诸强为什么都那么重视重机枪了,如今不管是英国、德国、法国、俄国这些传统列强,还是日本这个新兴国家,它们都无一例外开始大规模列装机枪,之前袁世凯对此还没有太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今天看到了赵东云主导的这一场实弹演习,才是让他真正看明白了机枪的威力所在。
袁世凯能够爬到今天直隶总督这个位置,能够被李鸿章指定为北洋的接班人,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所以他一察觉到机枪的重要性,几乎就是立刻下定了决心要大规模的装备机枪。
此时机枪声已经逐渐停了下来,袁世凯把视线从远方收了回来,然后转头看向赵东云:“东云!”
第011章 段王之争
袁世凯脸上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满脸惊讶或者兴奋,他依旧是满脸和气神色,但是话中却是毫不掩饰对赵东云的赞赏:“看来你在德国求学也是下了苦功夫,没有浪费文忠公当年的栽培!”
以袁世凯的身份,能够说出这话就已经代表了他对赵东云的极大欣赏,不过这还不够,他停顿了会又道:“你回头写个办机枪队的详细章程上来,我要看!”
赵东云等待这个机会已经等了很久,当即就是上前道:“职部领命!”
当这些重机枪的声音停下后,也就代表着这一场实弹演习落下了帷幕,尽管这一场实弹演习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给众人却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01年冬的这一场演习,可以说进行的虎头蛇尾,前期准备的轰轰烈烈,然而真正演习下来却是以平淡收场,赵东云利用重机枪死死守住了四号和五号小高地,牢牢扼守住了南军进攻坪山庄的正面通道,迫使南军在为其五天的演习中,都在谋划怎么突破赵东云把持的机枪阵地,最后在演习结束时,演习裁判所裁定北军防守成功,与此同时裁定南军在进攻四号和五号高地时,伤亡高达两千余人!
尽管这并不是一场实战,然而这场战果悬殊的演习依旧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甚至在演习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段祺瑞和王英楷,冯国璋、王士珍等人就相继上书袁世凯,请求正式开办机枪队。
而作为掀起了机枪风暴的赵东云,也是迎来了一次大机遇!
演习刚结束,他就是获得了正式任职第二营统带的任命,让赵东云尴尬无比的“暂署”那两个字终于是被去掉了,不过赵东云非常清楚,去掉暂署二字并正式任命自己为右翼第二营统带,这是演习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下来的事情,可以说只要他赵东云在之前的那场演习当中不出错,表现出正常水准的话,那么那“暂署”二字就会被去掉。
但是赵东云在这一场演习当中的表现远远不止正常,他的机枪队可以说是让袁世凯等人眼前一亮,让袁世凯等人惊叹的不仅仅是机枪的威力,其实更多的则是应用机枪的具体战术。
机枪威力大谁都知道,但是这个机枪该用什么编制?该使用什么战术?而当今国内懂得这些的军人屈指可数,甚至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几个人知道该用什么战术来最大程度发挥机枪火力。
比如在之前演习中赵东云使用的斜向交叉射击,这个重机枪的应用战术是在一战期间才出现,因为当时的军人发现机枪朝着正面扫射效果不佳,反而是朝着侧面扫射的话一扫敌人就得倒下一大片,如此才慢慢发展出来了侧翼交叉火力战术。但是现在才1901年而已,大家对机枪的认识还处于初始状态,大体上只知道机枪射速很快这么一点,至于其他的所知不多,要不然历史一战前各国列强的重机枪数量也就不会那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