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这种情况,第三混成协自从到了锦州后,挖工事布防是一方面,但是赵东云更加注重的是部队的常规训练,常规训练中也会穿插一些兵种之间的协同训练。
今天的视察就是这种,由炮兵部队和步兵部队一起进行协同训练,平常时候赵东云是不会来看这种协同训练的,不过这个炮队第三营满打满算成军也不足两个月,而且是来锦州之前才接受的火炮,赵东云心底里也是有些担心这个炮队的训练状态,所以才会今天来视察步炮协同作战的演练。
听闻赵东云来要视察,下面的大小军官们自然不敢怠慢,炮营的管带刘廷贵亲自上阵筹备不说,就连陈光远也是密切关注,并从第九标里训练最好的第二营中抽调了两个步兵队参与协同演练。
参与协演练的部队已经提前离开大本营营地前往演练场准备妥当,而赵东云等人也是直奔演练场,待胯下马匹跑的开始喘气的时候,众人也是抵达了演练场。
众人齐齐等下临时搭建的一座木制高台,随着赵东云对着陈光远点头事宜可以开始演练后,准备多时的部队也是进行了演练。
今天这种演练并不是太过严格的演习,更不是实弹演习,准备的比较简单,也没有太多什么废话之类的。
随着一声令下,参演的十二门七十五毫米野炮已经是齐齐开火,虽然打出的训练弹,但是依旧让整个炮兵阵地硝烟浓浓,而根据训练弹的射击速度,频率就可以轻松的知道这支炮兵部队的平时训练水平如何了。
赵东云一边看着怀表一边听着炮击的声响,然后皱起了眉头,这算起来,每门火炮的射速别说达到设计标准的每分钟三发,现在是两发都不到。
第081章 步兵新式战术
现在第三混成协装备的火炮是北洋新军向日本购买的三十一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速射炮,这说是速射炮呢,但其实还是架退炮,每分钟最大射速也就三发左右,这性能在这个时代已经实在说不上多好了。
不过袁世凯之所以向日本购买火炮,也不是因为日本火炮性能有多好,而是因为它够便宜。
历史上北洋新军早期向日本大批量购买的数百门火炮基本都是日本用过的二手货三十一年式野炮和山炮,一门只有几千两银子而已,也只有这些老式架退炮才那么便宜,贵的管退炮随便都是上万两银子呢。
目前北洋新军里,只有极少一部分格鲁森火炮是管退火炮,其他的清一色是架退炮,真正让北洋新军进入管退炮时代的还是向德国克虏伯厂大规模购买火炮以后。
自从因为东北局势紧张而无法向日本购买火炮后,袁世凯虽然心里还是想要架退炮那种便宜货,但是想买也没地方可以买了,所以只能咬紧牙关向德国克虏伯厂订购新式火炮,也就是1903式75毫米野战炮,这种火炮虽然在后人看来还不能算是完全版的管退速射炮,但也勉强算是管退炮家族里的一员了。
这一系列火炮也是德国克虏伯厂二十世纪初的主打出口产品,罗马尼亚、日本、中国等国都大批量购买过,除了德国原产的外,各国还大量仿制,比如大名鼎鼎的日本三十八年式野炮,就是克虏伯1903型75毫米野战炮的专利授权日产版本,而历史上中国的汉阳兵工厂也进行过仿制生产,奉天兵工厂也曾经根据日本三十八年式野战炮进行仿制生产此炮。
可以说1903式系列的火炮虽然性能不算顶尖,但凭借简单易用,性能勉强又过得去,加上德国人颇为大方的授权生产,当然更重要的是一战之前德国克虏伯火炮可是响当当的招牌,大家都喜欢买,各种加起来也导致这款火炮销往全球,算得上是火炮史上的一个经典型号了。
今年夏天为了解决第二镇所需的火炮,袁世凯向德国克虏伯厂订购了数十门火炮,其中主要是1903型75毫米野战炮,剩下的是75毫米短身管过山炮。不过这些新式火炮可都是准备给第二镇用的,没赵东云第三混成协的份,他只能继续用日造的三十一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
这三十一年式野战炮由于是架退炮,性能自然无法和新式的管退炮相提并论,最大射速不过一分钟三发而已,然而赵东云发现手下的炮兵竟然连标准射速都没能打出来,不免有些不爽了。
看见赵东云的脸色有些不爽,刘廷贵也是心中暗道不好,但是也是颇感无奈,他手下的这个炮营虽然从开始组建到现在也有小半年时间了,但是前期一直都是处于人员招募中,一直到五月下旬才把新兵给招齐。
那个时候,由于向日本订购的火炮还没有抵达,所以他们只能用几门老旧的国产架退炮进行前期训练,一直到来锦州前夕,他们才从第一镇接过了十六门火炮,然后又是一路上奔赴锦州,等到了锦州安顿下来后,他的炮兵营才算是开始进行适应性训练。
训练时间这么短,而他刘廷贵也不是那种带有猪脚光环的人,可没本事随便吼几句就让手下的士兵们从新兵一下子变成精锐炮兵了,这能够让炮兵们顺利进行操练就已经不容易了,至于射速就别指望能有多快了。
赵东云身为当家人,自然也是知道自家部队详细情况的,虽然心中知道此事刘廷贵已经经历了,但是他依旧感到不满。
当然了,他的这种不满也不会公然说出来,他只是皱了皱眉头就是继续看今天的这场演练。
随着炮兵们陆续开炮,进行了一场不能称之为“急速射”的炮火覆盖后,步兵们也是开始行动了,身穿青灰色的步兵们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开始从挖掘的战壕里跃出发起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