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页(2 / 2)

虽然是堂兄弟,但是说实话赵东云和赵东植等一群堂兄弟、表兄弟之类的不算太熟悉,从1895年他报考天津武备学堂开始,再到留德,哪怕是回国后也是大部分时间呆在保定和锦州,可以说近十年来他一直都在外头求学和从军,近十年来回徐州的次数屈指可数。

近几年来也就是他刚回国的时候回徐州住了小半个月,再后来他就一直没有回过徐州了,其实这种情况不仅仅赵东云如此,大部分官员都是如此,比如那些文官一旦踏上仕途,除非被免职或者退休又或者丁忧,不然的话是没有什么机会再回到家乡常住的。

赵东云在徐州老家待的时间没有多少,脑海里对赵家那些堂兄弟亲戚们的记忆也仅限于少年时的记忆以及文字书信了。

像这赵东植,他也就是前后见了几次而已,一次是刚回国的时候,第二次就是安排他们去日本留学的时候,等第三次见面就是赵东植回国后带着书信来投效他的时候。

了解的不多,这话自然也就没有太多,只是粗略问了几句过的怎么样,生活有没有难题外,就是让他准备后去保定进学,然后就是挥挥手让他出去了。

虽然只是短暂不过十分钟的会面,但是出来后赵东植却是依旧有些紧张,虽然说两人只是相差一岁,年少时也是一起上私塾玩耍的关系,前几次私底下的会面里赵东云看上去也没有这么让人感到紧张,仿佛那些时候的赵东植根本就不敢相信这个三哥已经是掌控万余新军,坐镇东北的北洋大佬了。

但是今天的赵东云,在这种办公场合的正式见面,却是让赵东植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于赵东云的压力和权势。

尽管赵东云面带微笑,说话也是非常和气,但是话语之间却是非常严肃的话题,而且是以长辈的口吻说的。

以赵东云的地位而言,能够以他用晚辈口吻说话的只有袁世凯以及恭亲王等少数国内政坛大佬,同时还有赵母和几位伯父。前者是地位的差距,后者则是孝道驱使。

就算是以赵东云以平辈口吻说话的也没有多少了,比如北洋的其他几位大佬,此外还有国内的那些总督、巡抚、提督以及京城里的阁部大臣们,在奉天地面上,也就增祺能够和他平辈相交,其他的清一色得恭恭敬敬喊一声“赵大人”。

这种日子过久了,这说话的习惯自然也就越来越习惯以上位者自居,这种习惯并不是刻意的,甚至赵东云自己都无法察觉,但是外人确实能够清晰感觉到。

站在赵东云这个堂兄面前,比站在父亲面前更让赵东植感到紧张!

出了门后,赵东植大口了呼吸了一口气,然后没走两步李三就是迎了上来,他首先开口:“我等会去找我七弟,晚上李总办可记得赏面啊!”

李三呵呵一笑道:“客气了,晚上我一定到!”

两人约好了晚上的宴请,赵东植就是先出门了,他准备再去找赵东平,面对赵东云这个堂兄他拘束的很,但是面对赵东平这个小了他好几岁的堂弟却是没什么感觉了,而且他是兄长可没少找他瞎玩。

赵东植出去的时候,李三也已经是再一次出现在赵东云的办公室里头,这个时候的赵东云没有回到案桌前办公,而是继续坐在沙发上,李三这个时候一边给赵东云泡茶一边道:“那个佐藤次郎又来了!”

“哦?怎么又来了?”赵东云听到佐藤次郎这个名字后,浓眉皱起,他对这个日本人可没有什么好感。

“听说他特地去了保定一趟,招募了不少人手充当测绘人手,里头还有不少我们北洋测绘学堂的学员呢!”李三继续道:“这一次来,是想要让我们提供马匹和武器上的方便!”

赵东云听罢就脸色更加不好看了,那个佐藤次郎是日本陆军的一名中佐,被日本军方秘密派遣到东北来搜集俄军情报,三四月份的时候在锦州活动的非常频繁。而且他除了干刺探俄军消息的事情外,还招募东北境内的土匪给俄军搞破坏。

原本赵东云对此也是没有太大感觉的,毕竟日俄两军在东北交战,双方相互刺探消息,搞破坏是正常的,那佐藤次郎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竟然在辽河一带招募了两百多名的流匪,而且还和冯德麟等人交往密切,频繁袭击俄军据点和补给线搞破坏。

这给赵东云带来了极大的外交麻烦,俄军那边已经多次通过外交手段要求赵东云严加管辖辽河以西地图的中国民众不得加入战争。这其实也不算什么,日本人拉拢土匪搞破坏,俄国人也拉拢不少土匪打日本人呢,甚至俄国人都直接拉拢到了赵东云头上来。

所以所谓的外交抗议直接无视就行了,但是那佐藤次郎手下的人对日本人搞破坏也就算了,竟然还抢到了他赵东云头上,上个月他给俄国人秘密运输的一批军火被佐藤次郎拉拢的流匪给抢了。

虽然没有查出来这货物是赵东云的,而是当成了俄国人的货物,但是这种抢人财物,断人财路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