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2 / 2)

烈明[校对版] 睿士 2801 字 14小时前

木语菱蹑手蹑脚的下了台阶,去厨房为三人准备夜宵。

“查探奉贤堂底细的事情如何了?”朱平安问阴世纲。虽然奉贤堂是王承恩一手安排投入登州朱平安体系中的,但朱平安还是一早便让阴世纲对于沈名先和奉贤堂多了解一些。毕竟,平定登州四卫时,奉贤堂表现出来的实力实在是让人吃惊。尤其是在范家和王家的势力垮塌之后,奉贤堂迅速的说服了山西榆次的常氏一族稳定山陕商贾的情绪,没有使得他们因此而混乱起来。对于这些人,朱平安的想法是,一面要用,一面要牢牢的掌控,这前提便是,对于奉贤堂要多一些透彻的了解。

“很奇怪!”阴世纲放下茶盏,脸上浮现出古怪的神色。“奉贤堂进入山东的时间并不长,大概是在崇祯三年的时候。目前探听到的消息,只是可以确定奉贤堂乃是宜兴沈氏的旁支,最初发迹是在江南,后来便渐渐式微,在民间并不显眼。据称当年最兴盛的时候,反倒是在京师,只不过好像因为牵扯进天启末年的朝局党争,老家主和当时执掌沈家的一位‘女公子’在一夜之间莫名其妙的身故,这才导致了沈家家道中落,不得不离开京师,星散四方。如今奉贤堂的主事人倒是不知所为何人。学生大胆推测,既然这奉贤堂是王公公一手安排,那会不会……?”

阴世纲的推断让朱平安很是赞同。沈家破败,王承恩接手,这倒也是说得过去,可他不过是一个宦官,他是怎样统领这分散各地的沈家人的呢?又是如何将奉贤堂发展成现如今的模样呢?还有,他为什么要如此不遗余力的扶持自己呢?

“沈家的人中,有一个叫做沈潇的吗?或者沈青荷,有这样两个人吗?”

阴世纲一愣,“大人是如何得知?那沈潇正是当年沈家的老家主啊!”

第五十四章 答案

阴世纲的一句话,将王承恩、沈名先、沈潇、沈青荷以及朱平安的母亲沈青璇以及姚少钦等诸多看似毫无关系的人之间,添上了一条很明显的联系纽带。

朱平安在兴奋之余,却平添了要将这些秘密解开的冲动。不过,仔细想想离京之时王承恩所说的话语,朱平安也知道现在也许还不是揭开这个秘密的最好时机。由此一来,王承恩对自己不遗余力的帮扶也就有了合适的理由,他和那个如同流星一般划过天启末年历史的沈家以及自己的母亲必定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

整整一夜,朱平安都紧握着那块玉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不到五更天,朱平安便索性披衣起床。山东十月早上的天气,已经有些寒冷的意味。朱平安只穿着一身单衣,来到都司衙门后院的练武场,几趟拳打下来,浑身出了一身透汗,早已起床并在门口等候的王金发便将大氅披到了朱平安的肩上。

朱平安笑着拍拍王金发的肩膀,结果他递过来的一壶热茶,美美的喝了一口。

自从凤阳一战之后,王金发归降朱平安,从那时起,其实朱平安对王金发始终是有一份欣赏在,只不过在这欣赏中,还夹杂着一丝丝的愧疚和不安。

作为一个后世而来的穿越者,虽然强逼着王金发杀了自己的堂兄,但朱平安对自己的这种做法却是不愿回头再想,想一想。的确是太过残酷了。但从岳锦峰等部下的眼光看来,这种事情却着实不是什么大事。朱平安也由这一点发觉,自己内心中确实还保留有残存的后世的那些价值观念。

“金发!”朱平安忽然开口。

“大爷!”

“你恨过我吗?”

王金发顿时一愣,接着便是径直跪到了朱平安面前,“大爷何出此言!莫不是小的做错了什么?”

朱平安微一错愕,单手将王金发扶起来,但王金发执意不起,遂感慨的笑道:“当日逼你杀了你的堂兄,难道你就一点没有记恨于我?”

王金发一个头重重的磕在地上,“请大爷恕小的斗胆。小的堂兄临死之时说的话。大爷可还记得?小的与堂兄原本都是良善乡民,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愿去做那打家劫舍的行当。偏偏这条路是越走越远,虽是每日里大块吃肉、大秤分金。但每当夜深人静。便都会害怕将来会死无葬身之地。堂兄用性命给小的换了一个前程。自此之后,小的性命便不只是自己一人的。是大人给了小的一个机会,一个光宗耀祖。死后可以进入祖坟、进入祠堂,享受世代香火的机会。小的怎会记恨大人?这都是小的肺腑之言,如有虚假,天打雷劈!”

朱平安静静的听着王金发的话,心中却恍然间顿悟了什么。母亲怀胎十月,将自己带到这尘世间,从那一刻起,自己的生命便不再属于自己一人。朱平安忽然发现自己并不是孤单一人,也许就在这朝阳就要升起的时刻,那天空中若隐若现的群星之中,便有今世的目前的一双眼眸在时刻不停的关注着自己。

手中不停摩挲的玉牌映透出淡淡的光芒,也像一颗明灯一般照亮了朱平安原本被焦灼、好奇掩盖的心头。

就算为了所爱的以及所有爱自己的人们,朱平安也应当将这一次生命活得无比精彩,又何必在意那心中小小的疑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