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2)

接过温柔拿过来的小碗,给小温婉喂饭,中途要喝水,烫的不行,凉的不行,用着奶声奶气的说:“妈妈我要正正好好滴。”

“好!”温婉配合的说。

她的名字叫温婉,小名叫晚晚,因为小时候出生比预产期晚,随后翻身,能坐,能爬,说话,走路都比同龄一起出生的小朋友要晚。

加上她名字的谐音,从小到大,大家都叫她晚晚。

“文心啊,今天你还回娘家吗?国华昨天不是回来了了吗,怎么一大早没看见人。”李秀琴停下手中的活,问给孙女喂饭的媳妇。

“昨天回来了,有事又出去了,我也不知道。”

“啥事啊,怎么也不说一声。”说完把给小温婉打的鸡蛋汤剩的一小碗,连汤带菜端到她面前。其他人是馒头配咸菜,只有她和小温婉有鸡蛋汤。

温婉相信她妈说的,她奶离婚前对她还算好的事是真实了。

不过离婚后她奶和其他人说起这个前儿媳妇,一句好话都没有。

什么心野,不是过日子的人,心狠,抛夫弃子等。“你妈来看你,你如果跟你妈亲,我就不要你了。你妈真是个白眼狼,我看你跟你妈一个样。”这类的话,小时候和奶奶生活,讨好型的害怕奶奶也会不要她,记得有一年江文心买了衣服来看她,温婉当着江文心的面,把衣服塞进了正在烧着的锅洞里。

“这丫头,再生气也不能糟蹋东西啊。”她奶奶,一边这样说着,脸确是掩饰不住的得色,妈妈走后奶奶抱着她说:“我的宝贝晚晚,奶奶没白疼你。”

“我吃好了,孩子的话妈你帮我看好,注意不要碰到屁股,我回家去,中午可能也不回来了。”

“快点去吧,早点回来。”放院子里有个二八杠自行车,她推出,她会骑自行车,但还没有骑过这种。

颤颤巍巍地骑走,座位太高,脚无法碰到地,让她很没有安全感。

本来十分钟左右她就到了外婆家。她不敢骑太快,加上对现在的路不熟悉,她骑了快半个小时才到。

她们这个镇叫李集镇,外婆家和她家是一个镇子上的,不过距离却有七八里路,爸爸有钱后奶奶家在镇上盖的两层楼房,而外婆家在下面的村子里。

记忆中对外婆只有一个很模糊的印象,外婆上辈子在她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舅舅因为腿是瘸的,车祸后娶了带孩子二婚的舅妈,两个人上辈子日子过的也挺好。

经常遇到舅舅舅妈在学校摆摊,每次都给她吃的,给她零花钱。被奶奶看见过,奶奶也没说不让他们往来,就是表现的很不开心,于是她就避开他们,看见后把头一低,假装没看见,久而久之,舅舅舅妈对她也越来越冷淡。

外公和舅舅当时是一起出的车祸,他们父子俩早上天还没亮,开着手扶拖拉机去县城卖红薯,结果被一个路过的大货车给撞倒。

当时两个人就晕了过去,大货车见没有摄像头,也没有人看见就肇事逃逸了。

姥爷当场死亡,舅舅也在医院抢救很久才救回来,但一条腿瘸了,身体也变得不如从前好。

本来舅舅都快结婚了,女方家长看舅舅受伤临时变卦,罢亲,陪了订婚以来花的钱,坚决不让他们家姑娘再和舅舅往来。

舅舅的那个未婚妻哭哭啼啼的另嫁他人,感叹着命运的不公,父母的现实。

等舅舅伤好,认识现在的舅妈,年龄比舅舅大三岁,还带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长相也不是特别出挑。

而舅舅的话是真帅,她妈和她舅兄妹两个长得都很好,但是在九十年代农村帅不能当饭吃,没有正经工作,还伤了腿,一些地里的重活都没法干,家里还很穷,没有劳动力,想找个媳妇太难了,亲戚朋友都为舅舅惋惜,觉得如果不是伤了腿,舅妈配不上舅舅。

她小时候每次看到舅舅舅妈站在一起也这么想,直到长大后,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和舅舅又恢复往来,看到他们相处,才觉得别人的看法真的一点都不重要,婚姻就像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知道。

温婉费力的从车子上下来,打量着外婆家。现在的外婆家是三间大瓦房,一个大院子,院子前头一个大门房,和一个厨房。

刚到门口,车还没停好,一个中年妇女,应该是听到了声音,从厨房的窗户往外看,看到她开心的说:“闺女,你怎么一早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