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1 / 2)

纳妾记[校对版] 沐轶 2661 字 10小时前

罗千户起身拱手答应,面露钦佩之色,表情更是敬畏,出门叫了一个副千户,带着锦衣卫将米员外带了下去。

杨秋池派人查问了搜寻那斜眼中年人的情况,得知虽然发现了几个斜眼的人,但经过镖师们的辨认,都排除了。

杨秋池吩咐将谭知府带上来。谭知府眼见杨秋池连布政使都抓了,把湖广地方所有政要都震慑得像落水的鹌鹑似的,知道了利害,精神防线已经彻底崩溃了,他上到昔日自己审案的公堂上,没等两边锦衣卫恐吓跪倒,自己咕咚一声就跪下了。

杨秋池惊堂木一拍,喝道:“你与权布政使、米员外三人官私勾结,侵吞赈灾公粮,引发民愤,几乎酿成暴乱。你可知道后果吗?”

谭知府吓得浑身发抖,但他双手被绑,虽然不好磕头,却也还是努力地将头弯下去,连称饶命,动作太大,差点翻倒。

杨秋池又道:“你受贿了二万两的白银,你可知道太祖皇上和当今皇上是如何对付贪官的吗?”

谭知府当然知道,想起剥皮实草,吓得三魂七魄差不多都散光了,连求饶的话都说不出来,只剩下一个劲挣扎着磕头的份。

杨秋池知道审讯犯人红脸白脸都要唱,现在把他已经吓成了这个样子,该唱红脸了,这样效果会更好。当下吩咐将谭知府身上绑着的绳子解开。谭知府不知道杨秋池要干什么,绳子解开后,傻愣愣跌坐在那里,都快成神经病了。

杨秋池语气放缓,说道:“谭知府,你前面的态度很好,供出了布政使和米员外这了个蛀虫,为这起案件的侦破立了功,本官一定会在奏折里将你立功赎罪的表现写明的。”

听了这话,谭知府的三魂七魄终于跑回了一小点,就这一小点,也足够让他明白了杨秋池在说什么,顿时激动得眼泪哗啦啦往外涌,老大不小的人竟然匍匐在地,呜呜哭将起来,随即又连连磕头咚咚作响:“杨大人对谭某恩同再造,谭某没齿难忘。”

杨秋池道:“不过,本官希望谭大人能够继续检举揭发,继续立功,只有这样,才有一线生机啊。”

谭知府磕着头呜咽着道:“是,谭某明白,谭某一定将自己知道的全都供述出来,决不敢隐瞒一星半点。”

“好,你先将你们如何勾结私吞赈灾粮的经过如实交代出来。”

“是,”谭知府又磕了一个头,这才交代道:“去年湖广武昌府方圆几百里闹蝗灾,权布政使向朝廷禀报请求放粮赈灾,得到皇上恩准。过年的时候,米员外将权布政使和我请到他家,那天没有别人,米员外就说了一个计划,让我们将朝廷赈灾的粮食全部转给他,他给我们两人一共五万两白银的好处,我当时吓坏了。”

说到这里,谭知府想了想,咬咬牙,磕头供述道:“我全坦白,以往赈灾,都是布政司请求朝廷赈灾,而具体的赈灾事宜都是知府衙门具体负责,权布政使和我也不是没吞过赈灾粮,可十成中吞过一两成就不得了了,八九成还是要放粮赈灾的,不然的话,饥民一旦闹事,什么都完了。”

杨秋池插话问道:“权布政使干过这种事情吗?我是指将赈灾粮全部侵吞的事情?”

谭知府略一思索,随即摇头道:“没有,湖广武昌府赈灾我都参与了的,大部分粮食还是都发放了的。”顿了顿,又续道,“至于他没来湖广当布政使之前的情况,我不大清楚。”

杨秋池若有所思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所以我听了这话,虽然那五万两的好处着实诱人,分到我名下至少也有两成,但我还是不敢答应,毕竟脑袋要紧。但布政使大人好像已经首肯了此事,见我不答应,便提到了前年我负责加固长江堤坝的事情。”

谭知府说到这里,伸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喘息了一下,才续道:“那一次我将朝廷修堤款私吞了三千两被发觉了,是权布政使按下了这起案子,将我保了下来。我听他提到这事,就知道他拿这件事情来压我,如果我不答应,立马就要倒霉。”

“我想,反正那件案子一旦暴露,自己肯定死路一条,左右是个死,便答应了。米员外随后派人给我送来了承诺的五万两白银,我亲自带人将其中的四万两送到了权布政使的内宅。”

杨秋池冷笑一声:“这么看来,这权布政使与米员外的关系倒是很密切哦。”

谭知府微微抬头瞅了杨秋池一眼,又赶紧低下头道:“是的,听说,听说权布政使原来只是一个小县令,刻意巴结米员外,米员外帮他在朝廷活动,这才步步高升,一直到了现在的位置。”

“哦?这米员外居然有如此能耐?”杨秋池心中更是一凛,看来,金师爷说的一点没错,敌情不明的情况下,自己用缓兵之计、请旨办事这一招是最稳妥的。示意让谭知府接着往下说。

谭知府续道:“我问米员外,无粮赈灾饥民闹事怎么办?米员外说他会安排人将粮仓烧了,就说是看守失火,再叫朝廷拨粮下来就是。再说他的米行还有米卖,他还要开粥厂放粥。我说这样的话那你不是没甚么好处了吗,他让我不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