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页(1 / 2)

纳妾记[校对版] 沐轶 2652 字 14小时前

魏国公是什么玩意儿?杨秋池还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就看见罗千户脸色微变,杨秋池连忙往身后的金师爷看去,见他也是脸色有些难看,向自己使了个眼色,示意外面说话。

杨秋池皱着眉头,向锦衣卫摆了摆手示意先不绑,随后走出房门,一直走到楼梯口,这才站住。金师爷小跑着跟了上来。杨秋池问:“这家伙又是哪座庙的大菩萨?”

金师爷苦笑:“大人,如果前面那个米员外还算不上皇亲国戚,咱们倒也不用太过担心的话,这个主可是正宗的皇亲国戚,他的父亲徐辉祖是中山王徐达的长子,中山王死后,徐辉祖继承了徐达魏国公爵位,徐辉祖死后,这徐钦就是魏国公。所以,对这个主那可是半点玩笑都开不得的。”

杨秋池中学的时候文科就不行,对古代宫廷这些规矩搞不明白,尤其是明朝这段历史,连徐达这样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知道得也不多,其中好多知识还是来自于金庸的小说里的介绍。所以他搞不懂这里面的厉害关节究竟是什么。

金师爷见杨秋池一头雾水,猜到他不了解,便进一步解释说:“这徐钦的父亲徐辉祖继承了父亲徐达的魏国公爵位后,太祖皇帝就对徐辉祖颇为重用。靖难之役中,徐辉祖是建文的得力干将,曾经率军在山东击溃了当今皇上的部队,幸亏后来建文担心他背叛,把他调离。后来建文兵败潜逃,这徐辉祖守在父亲的祠堂里号啕痛哭,坚决不去见皇上。”

“皇上皇恩浩荡,没有太过计较徐辉祖的过失,只是将他削爵软禁。永乐五年,徐皇后仙逝不久,这徐辉祖也死了。皇上隆恩,安排这位徐钦继承了徐辉祖魏国公的封号。”

杨秋池听罢,喜道:“那怕什么,他老爹是个造反派,他现在又图谋造反,那是灭九族的死罪,抓住了他这个把柄,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金师爷道:“大人,这徐钦外号‘徐铁头’,生性倔强,以前倒没听说过他有什么特别过分的事情,没想到他和他父亲一样一直愚忠建文。不过,就算他参与了煽动抢粮,皇上未必会对他怎么样,你想一想,他父亲公然站在建文一边,领兵与皇上对抗,到头来皇上都没有处死他,更别说株连了。”

“现在他儿子只是叫人放火烧粮,只是企图引发饥民骚乱,严格说来还不算公然谋反,皇上不一定会把他怎么样的。再说了,这徐氏一族与皇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到他们的事情,大人一定要小心处理,不可莽撞。”

的确,徐达家族在整个大明朝数百年历史中贯穿始终,虽然屡有事故,却都能化险为夷,就拿这“徐铁头”徐钦来说,徐钦不仅继承了他父亲徐辉祖的魏国公爵位,也继承了父亲忠于大明正统的思想,始终不认可明成祖朱棣的皇位。

永乐十九年,明成祖命徐钦上朝参拜。没想到徐钦上朝之后,长立不跪,大笑而出,明成祖大怒,却拿他没办法,再度削掉了他的爵位。仁宗即位后,除了恢复徐钦爵位之外,还任命徐钦长子徐承祖为锦衣卫指挥使。

杨秋池虽然心中不服,却知道这金师爷久经官场,对其中厉害关节看得比自己清楚得多,再说了,小心撑得万年船,总是没错的。

杨秋池回到房里,换了个笑脸,说道:“原来是魏国公啊,失敬失敬。”

那驼背老汉喝道:“既然知道,为何不以礼相见?”

杨秋池道:“若是平日,下官当然要以礼相见,但现在公爷犯这谋反大罪,下官奉旨查办,这礼嘛,当然就免了。”

第199章 大明正统

徐钦对杨秋池道:“你是何人?能否见告。”

杨秋池道:“我姓杨,至于我的身份,暂时不能说。公爷以后应该会知道的。”说到这里,脸一沉,“我知道,武昌城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你幕后策划的,我说的没错吧?”

徐钦脸上露出一丝赞许:“哦,杨大人都知道了些什么?”

“你父亲徐辉祖愚忠建文,领兵对抗王师,但皇恩浩荡,事后并没有追究,反而让你继承了你父亲的爵位,但你不思感激,反而和你父亲一样,图谋造反,恢复建文帝位。对吧?”

徐钦冷冷道:“感激?猫哭耗子假慈悲罢了——你接着说,我听着呢。”

“去年武昌府几百里闹蝗灾,庄稼颗粒无收,你已经预测到会有大量的饥民,如果在朝廷赈灾上弄点手脚,就可以造成大量百姓逃荒,那时候加以利用,便可引起大乱。”

“你先是暗中指使米员外让他的家奴四处散布消息,说只有武昌府才放粮赈灾,其他地方都不放粮,这才将方圆数百里的饥民都招到了武昌城里。”

“接着,你指使米员外用巨额贿赂软硬兼施迫使权布政使和谭知府就范,将两次赈灾粮全部转给了米员外,又花重金收买了长沙镖局的镖师,让他们烧毁布政司衙门空无一物的粮仓。一方面使赈灾落空,另一方面刺激了饥民的绝望,让他们陷入生存的危机之中,最终才能为你所用。”

说到这里,杨秋池有些不解地问:“放火的人在京师里没有合适的人选吗?你们怎么要跑到长沙去请?而且还要你亲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