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传书让她有时间慢慢体会到了杨秋池对她深深的爱恋,她已经开始犹豫,将来孩子降生后,该怎么办。
从她的内心深处,她是不愿意离开杨秋池的,只要能在杨秋池身边,再多的苦她都能忍受,但一想起杨秋池与别的女人亲热,她的心又如同刀割一般。
在这种犹豫中,他们去了年宝玉则神山。在路上那座寺庙前,那次关于生死轮回今生来世的对话,让柳若冰进一步感觉到了自己在杨秋池心中的份量。内心深处,也开始从杨秋池角度思考了。
在神山绝顶之上,他们又一次经历了生与死的炼狱考验,她看见了杨秋池为了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在火海中是怎样不顾一切疯狂地扑火,几乎被活活烧死。那一刻,她才深深体会到了自己在杨秋池心中的份量,她心中的坚冰也开始迅速溶化。
而当两人的孩子降生之后,在金顶上的小木屋里,就他们三个人,那时候,她才真正感觉到一个完整的家,对自己,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柳若冰想起当初自己在一指峰上离开杨秋池,躲在暗处看着他追着自己往顶峰爬,跌倒又爬起来,发了疯一般呼喊着自己的名字,手臂摔得鲜血淋漓,那种绝望深深震撼了她。
小木屋里,柳若冰就在想,如果自己带着孩子走了,杨秋池不知该多么的伤心,自己也会多么的伤心,孩子没有爹,该有多么的可怜。
到这时,她带孩子走的想法彻底动摇了。所以,在巴州,杨秋池编造的那个并不圆满的谎言虽然的确让柳若冰感觉到必须留下来,其实,就算没有这个谎言,柳若冰也并不是真的一定要走了。
这一次来到武昌,杨母和冯小雪对柳若冰非常好,和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而且,真正的家的感觉,让她感到了温馨。
此刻,听到杨母盛情邀请她留下,看见杨秋池那充满热切希望的眼神,想起两人生生死死的爱恋,柳若冰心中最后的坚冰终于溶化了。暗暗下定了决心,不到万不得已,再不离开杨秋池。
再加上杨秋池已经当众说了,自己答应保护他的安全的,这倒是实话,杨秋池说的那一番兔死狗烹的话虽然半真半假,的确是不能不让人担心的事情。柳若冰也下定了决心,如果有这样的苗头,那自己就更不能离开杨秋池,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没了爹。
柳若冰柔声道:“杨爵爷缉拿建文余党,大破船帮,树敌良多,若冰已经答应了杨爵爷,尽力保护他的平安。太夫人现在又盛情邀请,若冰若再推辞,倒有些不近人情了。既是如此,那若冰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太好了!”杨秋池和宋芸儿两人异口同声欢呼道,相互看了一眼,又都笑了。
杨母大喜,与冯小雪对视了一眼,冯小雪也端起一杯酒,杨母喜孜孜道:“的确是太好了,那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三人高兴地饮了这杯酒。
这里面最高兴的当然是杨秋池了,端起一杯酒,给柳若冰敬道:“多谢柳前辈!以后就是一家人,秋池真心真意敬你一杯酒!”
柳若冰当然知道杨秋池话里的意思,举起酒杯,两人相视一笑,都饮干了。
这大年夜的团圆饭吃的甚是爽快。吃过晚饭,开始放焰火,包饺子。一家人过了一个快快乐乐的团圆年。
第413章 两个心结
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锦衣卫千户等等湖广高级官僚已经知道镇远伯杨秋池回来了,只是大年三十不好登门拜访。第二天正月初一,这些人都先后来到杨府拜年,恭贺新喜。自然又是一番热闹。
由于正月十五要赶到京城,与皇上共度元宵节,过了正月初一,就该出发了。
出发的准备工作这几天下人们都已经准备好了。
初一晚上,杨母将杨秋池和冯小雪叫到房里说话。
杨秋池和冯小雪坐下之后,杨母本是农妇出身,不会拐弯抹角,直截了当问杨秋池:“清溪公主云露你打算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杨秋池知道事情来了,躲是躲不过去的,可一时之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只好明知故问。
杨母脸一板:“晴晴已经将云露的事情给我说了,儿啊,作人不能忘恩负义,人家云露对你一往情深,又救过你的命,这几个月,她在咱家,也从不摆公主的架子,对娘,对小雪都是很尊敬的,人也长得俊俏,你就把她娶过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