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页(1 / 2)

纳妾记[校对版] 沐轶 2373 字 14小时前

走在庆阳府的大街上,大雨磅礴而下,古代都是土路,这城里的土路虽然都压实了,但一场大雨下来,地上还是到处泥潭水洼,雨点打在路面上飞溅起来,很快就把杨踏山的裤腿也浸湿了。

只不过,这一场雨倒是消去了酷热,还是很让人惬意的。

杨踏山的家就在知府衙门附近,穿过几条街也就到了。杏儿抢先上前打开门,两人进了院子上了台阶,这才舒了口气。

杨踏山两脚的捕快快靴也满是泥泞,跺了跺脚,想抖掉鞋底粘附的黄泥,可这泥巴牢牢地粘在鞋底,怎么也抖不掉。

杏儿笑道:“别抖了,少爷,我去给您拿干净衣袍鞋子来。”说罢,将雨伞斜靠在墙边,匆匆进了房。

杨踏山已经给自己和杏儿买了好些新的衣衫鞋袜,杏儿先拿了杨踏山的干净衣袍鞋子,就在月台上服侍他换了,然后自己才进浴室里换了衣裤,接着出来将月台收拾干净。

杨踏山已经在月台的太师椅上躺下,悠闲地扇着扇子。虽然下了暴雨,酷热减小了不少,但还是颇为闷热。

杏儿收拾完毕,依旧坐在杨踏山身边的独凳上,接着绣鞋垫。一边和杨踏山闲聊着。

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去,杏儿到厨房做饭,杨踏山依旧欣赏着院子里淅淅沥沥的夏雨。

他很喜欢下雨的感觉,喜欢听雨声,听雨水打在树叶或者芭蕉叶上的声音,下了雨之后,这天地间一切都干净了,那种清爽很是惬意的。

杏儿很快就把饭菜做好了,一盘蒜泥白肉,一盘清蒸鱼,还有一盘姜汁芸豆。一小盆酸菜粉丝汤。还有一小盅陈年老窖。

厨房旁边是专门的餐厅,两边已经掌上了两盏红灯笼,圆桌上也放了一盏。杨踏山进了餐厅坐下,吸了吸鼻子:“好香啊~!我杏儿这厨艺真好”

杏儿解下围裙放好,一身月白色衣裙,站在一旁,抿嘴笑道:“少爷,杏儿可不会做菜,你老夸杏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当然是真的!”杨踏山拉着杏儿的手臂让她坐在自己旁边,“我都给你说过很多次了,虽然你叫我少爷,可我从不当你是丫鬟,所以以后吃饭的时候,都坐下一起吃,别老站着,你再不听,少爷我可要打你屁股了!”

杏儿脸一红,歪着身坐在杨踏山身边,红烛下显得格外娇美。

自从跟了杨踏山,这营养跟上之后,杏儿脸色好多了,也没以前那么消瘦了。

两人吃完饭,天已经黑了。

这是搬到新家的第二个晚上,头天晚上杨踏山喝醉了早早就睡了,这一晚也就喝了一小盅,微感醉意而已。

杨踏山来到书房,卖给他房子的那个商贾喜欢附庸风雅,这书房里的书架上倒是整整齐齐放满了各种典籍,都是些四书五经之类的大部头。

他随意拿了一本《中庸》坐在书桌前,挑灯看书。杏儿给他切了一壶香茶,然后拿了鞋垫在一旁绣着。窗外雨声淅淅沥沥一直下到现在。这雨夜灯下,红袖添香,很有几分浪漫,只不过,杨踏山累了一天,看那《中庸》更是昏昏欲睡,没看得几页,眼皮子就已经开始打架了。

第503章 露宿

杏儿微微一笑,放下鞋垫,进卧室给杨踏山铺好了床,打来清水给服侍他洗漱,服侍他上了床,这才到外间睡了。

此后数日,排出调查的捕快和民壮们陆续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都是经过那些人已经平安地回到了籍贯,并没有失踪。最后,只有比较远的陕北县乡的三四个还没回来。

成子琴他们脸色已经越来越难看,如果剩下这三四个带回来的也是相同的消息,那这条线索也就中断了,杨踏山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难道要发出全国寻人启事?这种寻人可不比全国海捕,海捕那是要上下齐动员,各负其责进行排查搜索,而寻找尸源就不存在了,这种案子也还轮不到全国寻人的地步。

杨踏山饲养的蝇蛆倒是健康成长,一部分已经化成了蛹了。他每天都要做观察记录等待的就是苍蝇从蛹里破壳而出,看看究竟出什么苍蝇,然后根据这苍蝇生长情况判断出比较准确的死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