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页(1 / 2)

同时, 这个摄政的位置,也让徐清君接下来不太好施为。

“如果摄政郡主的头衔,真的安在了你身上, 那想要夺取四皇子手中的皇位, 可就太难了。”乐清靠在徐清君身边吃着葡萄, 一边吃,一边说:“这葡萄还挺甜, 你也来一口。”

徐清君侧过头, 一口叼过乐清手上的葡萄, 脸上鼓着一个小包, 看上去很是可爱,“是长公主的意思。”

“长公主这是帮你还是害你呢?我可真是看不明白了。”乐清心情复杂, 本以为婆婆是个不理世俗的逍遥人,没想到是个颇有心计的家伙, 这也就算了, 怎么每次长公主都能精准坑到徐清君身上呢?这是什么自带技能?

“她或许是觉得, 成为摄政王,是我最好的选择吧。”比起皇帝,摄政王的位置更自在些, 没有什么子嗣的硬性要求,也没有一些人会打着对陛下好的旗号,去将手伸到她的后宫去。

“可是,摄政王听上去就很短命的样子,我就没听说过哪个摄政的王爷能安安稳稳的活到最后。再说了,四皇子真成了皇帝,肯定会有一大批人拥护正统,届时想要夺权,那可太难了。”四皇子又不是真的婴儿,不是什么都不懂,从一个孩子手里夺东西,和从一个成年人手里夺东西,费的功夫能一样吗?

“对我没有信心?”徐清君微微挑眉,表情说不出的邪性,惹得乐清一阵笑。

“有有有,我对我家郡主,信心满满。”乐清总觉得她们两的模式,特别像那种手拿反派剧本的人,当然,她相信,她和徐清君不可能会走上反派的路。

都怪四皇子实在是太过于蠢,这才显得她和徐清君轻松的像个大反派。

不光乐清一人认为四皇子蠢,基本上每个和四皇子打过交道,看过四皇子自太子死后一系列操作的人,都觉得他蠢,也就他自己不这么认为罢了。

其实也不能怪四皇子,他本来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得宠皇子,他没有好的老师,本身也没有特别高的天赋,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说的就是他本人了。

这样的人,骤然富贵起来,可不就会做出一系列丢了西瓜拣芝麻的事嘛。

如果他身边能出现一个人,好好规劝他,或者皇帝能好好教他,那四皇子应该也不会成为现在这样,可惜皇帝本人并不是什么好父亲,他已经习惯了原本的太子,怎么可能体谅四皇子呢?

表面的风波似乎已经平息,圣旨传下后,朝廷内外争论不休,焦点一开始还在徐清君能不能当摄政郡主,后来焦点就变成了,四皇子能不能当皇帝。

主要是民间的声音太大了,一直以来,被所有人轻视的声音在民间传的沸沸扬扬,那就是有关四皇子之前被四皇子妃提出和离,且对席紫桐纠缠不休的流言。

还有,四皇子为了给长公主搜罗美人,得罪了不少家中儿子长相俊美的人家,有人心甘情愿,有人被迫心甘情愿,有人上了贼船不得不忍气吞声,有人咽不下一口气,便下水开始兴风作浪。

总的来说,四皇子在被封为太子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危机,偏偏他自己不明白,还成日里琢磨怎么将徐清君从朝堂上赶出去,丝毫不理会自己的名声有多差。

在四皇子看来,以前他几个哥哥在的时候,他还会想一想名声问题,毕竟名声不好,会让皇帝对他冷心,可现在不同了,他是皇帝唯一的选择!名声再不好,又能如何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四皇子了。

一眨眼,皇城入了冬,这一年各地又是灾难频频传来,但总的来讲,比上一年要好一些,主要是太子一死,朝廷内部重新换水,新上任的官员干实事,赈灾及时,灾后重建搞得也不错。

外头风平浪静,皇城却依旧是暗潮汹涌,一刻不得安宁,入冬之后,皇帝上朝的次数越来越少,一时之间流言蜚语传遍了皇城。

“最近皇帝的身体不太好了,我听席紫桐说,入冬以来,经常连着三四个太医在宫里值夜。”乐清怕冷,成了郡主夫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房间换上地龙,再弄个大暖炉,如今屋内温暖如春,她没事儿就在暖炉旁的软榻上一窝,身上还盖着棉被,瞧着像只团成一团的猫。

她这话是同一旁的翠容说的,软榻上有个小桌子,上头放着一些干果,此刻是她和翠容的八卦时间,一边嗑瓜子,一边说八卦。

“那民间还要接着操控舆论吗?”翠容起初还不知道舆论是什么意思,现在帮乐清做事久了,舆论二字,她比对自己名字还熟悉了。

“自然,不能停下。”乐清可不会因为皇帝的身体而停下自己的计划,“如果咱们这位陛下撑不过去,那舆论必须煽动起来。你做事时小心谨慎些,安排下去的人务必要选听话的,太过机灵的不行。”

宁愿听话的人木讷办事,也不能找那些过于聪明的人,舆论本来就不是那么好掌控的东西,万一一不小心引火烧身,那不是苦的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