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说《诗》,《诗》之开篇即为《关雎》。夫子云《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何意也?观《关雎》可知,即乐得淑女,以为君子之好逑,不为淫其色也。寤寐思之,哀世夫妇之道,不得此人,不为减伤其爱也……”
是勋听着,斜斜瞟了孙汶一眼,那意思:“你的嗓门比那家伙大太多啦,这活儿你来干合适。”
郑玄一口气说了半个多时辰,中间也就喝了两回水,喘了几口气。是勋心说这老先生中气还挺足嘛,前此因病不能赴许,应该全都是托词。他即便有病,那也是心病,而非身病啊。
郑玄讲经讲得不错,但基本内容,是勋通过后世的很多文章也都了解了大概,没听出有啥特别的地方。至于孙汶,才听了不到十分钟就开始打瞌睡,是勋还得经常捅他一下,以免他鼾声太响,吵到旁人。好不容易等郑玄讲完了,又被弟子们搀扶着返回场院外的草庐,是勋就站起身来左瞧右瞧,想先找位郑门弟子搭搭话,问问情况啊。
可是还没等他寻到合适的人,倒先有人找上门来。只见一位白衣青年近前一揖:“这位先生面生得很,可是第一次来听先生讲经的吗?”是勋还礼道:“偶尔路过高密,听闻康成先生讲经,故来就学。”对方报名道:“区区乐安任嘏,先生怎么称呼?”
是勋随口就报了孙汶的名字,然后问:“孙某可能于先生门下就学吗?束脩几何?”任嘏上下打量他几眼,微笑着说:“若想听先生讲经,逢五、十自可前来。若想拜于先生门下,总须略通经传才好。”是勋忙道:“汶昔日曾在徐州,向孙公祐先生求益……”任嘏道:“原来是孙师兄的弟子,那自可入门。先生不收束脩,只是……”
是勋心说啥,不收学费?这可新鲜了。可是那“只是”二字后面,又打算做何转折了?就见任嘏朝他招手:“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孙兄可随某来。”
他带着是勋、孙汶二人,离开场院,来到一间棚屋之中,等双方分宾主坐下,才缓缓地开口道:“孙兄先听某细说缘由。先生昔在高密,亦有产业,奈何黄巾肆虐,被迫迁往琅邪,后虽得返,产业尽丧,如兄所见,唯余草庐数间而已。袁青州(袁谭)曾盛情相邀,先生却只肯在家乡课徒,不愿出仕,日常资供,唯袁青州、王从事等遣人赍来……”
是勋心说你提到的“王从事”,估计就是我的老熟人王修了。只听任嘏继续说道:“先生弟子上万,大多流散,唯余我等数百,其间大有抛家别业以随先生者,飨食实不足供。因而我等便抄了先生所注经传发售——孙兄若资财有余,请购些抄卷,权充束脩,若资财不足,入门之后,亦当与我等同抄。”
是勋心说我才不想抄书呢,可是身边带的钱确实不多……咦,我在想些啥了?我又不是真打算到高密来入门求学,当下转换话题,询问任嘏:“吾闻朝廷曾遣使来征召先生,先生因何不肯从行?若得入许为官,资供必足。”
任嘏轻轻叹了口气,答道:“一则,先生年事已高,恐不堪跋涉山水;二则,先生以传经为愿,雅不愿为官。”
是勋笑道:“任兄差矣。先生之学,盛于天下,奈何不为朝廷所重。若得入许,使于太学就讲,经可大传,何必眷恋桑梓,蜷曲于高密一隅呢?”
任嘏苦笑道:“太学宣讲,如何有我郑学的位置?”
是勋一步一步切入正题:“吾闻朝廷东归,五经博士十不存一,若能趁此良机,使朝廷接纳古文经学,置博士、入太学,弘扬先生之所教,岂非至善者乎?”
任嘏拱一拱手:“孙兄宏志,任嘏佩服。然而说易行难,此事……”是勋追问道:“固然说易行难,然不行终无所得。不知郑门弟子之中,可有人试行此事否?”
任嘏好奇地瞟了他一眼:“吾等实无此能。未知孙兄何如?”是勋胸有成竹地淡淡一笑:“我能。”
第十九章、训诂之师
是勋开口就说“我能”,倒吓了任嘏一跳,当下紧盯着是勋的眼睛:“得无戏言乎?”是勋轻轻摇头:“吾从孙公祐学,亦郑门之再传也,安敢戏言?先生若能入许为官,则兄等亦可入为博士,传经传、兴郑学,流芳千古。”
任嘏还是不大信:“却不闻三公九卿,有姓孙者也。”除非你是啥高官的子侄啦,才可能有这种能量。是勋故作神秘地一笑:“欲于天子前进言,何必三公九卿?侍郎、议郎、中郎、谏议大夫等,兄都能知其名姓么?”我就是当议郎的时候跟皇帝敲定的这事儿啊。
任嘏不淡定了,匆忙拱一拱手:“兹事体大,嘏无能为也,孙兄请稍坐片刻,某去请几位师兄过来。”
是勋心说你赶紧去请,就不知道你那些师兄当中,有没有我听说过的人哪。
任嘏匆匆忙忙出去了,时候不大,匆匆领进几个人来,先后报名,果然就有数位名人在内——
一个是山阳郗虑,字鸿豫,后仕汉为御史大夫。他曾经与华歆一起奉命,入宫去收捕伏皇后,献帝质问郗虑:“郗公,天下宁有是邪!”想不到天下还会有这种事儿,当着皇帝的面把皇后给拖走!
一个是鲁国刘琰,字威硕,后从刘备为蜀汉车骑将军。其妻胡氏曾经入宫,被太后留住了一个月,刘琰怀疑胡氏与后主私通,就命部下小兵抄着鞋底子去搧老婆的脸。胡氏上告,后主震怒,遂以“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的判词,将刘琰斩首弃市。
一个是南阳许慈,字仁笃,同样仕蜀为大长秋。他是蜀中少有的几位学问家之一,深受刘备优礼,但没什么过人的长处和特殊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