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页(1 / 2)

汉魏文魁[校对版] 赤军 3275 字 10小时前

华佗说这个么……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头骨太过坚硬,我还没有试过。是勋心说这就对了,赶紧关照华佗,千万别试,而且曹公是贵人,荷天下之重,疑心病也重,最好少用猛药,多用保守疗法。叮嘱了好几句,这才翩然离去。

当晚便匆匆赶回广陵城内,第二天开课讲经,最后挑选了二十余名士人举荐给朝廷。这时候陈登也已经缓过来啦,设下酒宴,欢送是勋一行。随即是勋即乘坐大船,溯江而上,经九江郡而至庐江襄安。

到这儿就必须舍舟登岸啦,因为如今大江奔涌,为曹、孙两家的屏障,天险共有,若乘船而行,很容易便撞上东吴的水军。只是孙家数次攻打广陵,都被陈登给堵了回去,故而不大敢作逡巡之态。等进入庐江境内就不同了,吴军打不动曹家,想要扩充势力,一是往南伸以战山越,二就是沿江而上,去攻刘表——况且孙权跟刘表还有杀父之仇呢。故此江东水军,七成都在柴桑的周瑜统辖之下,就屯扎在彭蠡湖中——是勋要再乘船往西走,肯定就跟前回似的,迎面撞见周郎了。

庐江太守鲁肃鲁子敬早便得到消息,亲至襄安县内以迎是勋。是勋跟他打听江东的情况,鲁肃说孙权此前遣使长沙,欲与张羡连横,共伐刘表,谁想正赶上张羡死了,使得谋划难成。最近刘表、刘备的联军逼迫张绎很狠,孙权就打算挥师西进,以减轻张氏的压力。就在上个月,周瑜和黄祖的水师在边境上狠狠打了一仗,本来孙家稳赢的,奈何黄祖军中突出一舟,以彩绢饰帆,直薄敌阵,打乱了江东水师的阵列,周瑜被迫撤兵而归。

是勋听闻此言,不禁吃了一惊:“莫非巴郡甘兴霸乎?”

鲁肃说你厉害啊,敢情这事儿不用我提,你事先便已知情——“正乃此人。吾思得此人,则大江可守,以之训练水师,周瑜可破,故遣人往说矣。”只可惜,鲁肃说我手下能言善辩之才不多,要是有你一半的利嘴,定有招甘宁来投的把握。

是勋心说虽然史书上记载甘兴霸读了不少书,但他所表现出来的仍然是一介武夫之态,这类人我可摸不清脉搏,未必便能说降了他。不过就把甘宁留在刘表处也没啥大不了的,只怕:“吾料周瑜亦欲说此人,若甘宁往投江东,则更复难制。”

鲁肃皱皱眉头,说我也正担心这点。他如今在巢湖里训练水师,虽说许都拨来了不少粮草物资,鲁子敬本人治理地方颇有成效,府库也皆充盈,问题水军那就是个吞钱的无底洞啊,能募一千精骑,未必够两条楼船的成本,更别说楼船上还要有士兵,有水手了。鲁肃说我费尽心机,也才造成一艘楼船,五艘斗舰,艨艟等不足百条——实力还不及江东水师的三成。况且好的水兵也不是那么容易培养起来的——

“故吾计之,实难催破周瑜也。何如先水陆并进,破黄祖而灭刘表,即取荆襄水师为我所用?”

他问是勋,曹公可有攻打荆州的计划吗?是勋摇头,说此前也有不少人劝曹操打荆州啦,问题袁绍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现在还不到南征的时候——“冀州粗安,若袁氏有变,而大军在南,恐生肘腋之患也。且待秣马厉兵,期以三年,冀、并亦皆底定,乃可南向。”

不要以为袁绍缩回幽州就不足为患了,目前曹家的实力还不足以隔着上千里地打两场大仗。总得再积聚个两三年,等到即便两线同时开仗,也起码可以一处固守,一处仍能采取攻势或者防守反击——比方说后来应对蜀、吴二国——那才是真正南征刘表的时机。

鲁肃点头,说我明白,那我只好继续跟巢湖里训练着水师,外加尝试挖挖刘表的墙角——周瑜的墙角很硬,我试过了,真是挖不大动。

是勋告别了鲁肃以后,即自襄安走陆路直向西北,数日后在合肥与太史慈相见,等到夏末秋初,才始返回许都。

他让诸葛亮、郭淮等先回自家府上歇息,自己整顿衣冠,到新盖的丞相府来见曹操。报门而入大堂,就见曹操面色赤红,脑袋上绑着根布条,正一边吸凉气,一边批公文呢,曹政在旁侍坐。

是勋就问啦,这是怎么了,头风病又犯了?正打算跟曹操介绍华佗——华元化本来早就从东陵亭启程了,但是一路拖拖拉拉,见病就治,竟然等是勋绕了那么大个圈子返回许都,他还在汝南境内,差了好几百里地呢——就听曹政透露道:“伯父今日忿怒,恚气冲脑,病乃复发。”

是勋当然就问这是谁给主公气受啦,曹操朝他一瞪眼:“非汝故主孔文举,尚有何人?!”

是勋闻言,微微一笑:“主公既恨孔公,何不杀之?”

第八章、愿为云敞

太中大夫孔融,这两年以专挑曹操的错儿为己任,而且往往不肯直言,非要拐弯儿,挑错的同时还侮辱曹操的人格和智商。

要说这个时候的曹操,倒还没有落到晚年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的地步,而且也希望有几个家伙时不时跳出来唱唱反调,好表现一下自己的容人之量,粉饰一下朝廷的“民主”,以向天下人宣布:我是重臣,但不是权臣。

在这方面,郗虑郗鸿豫就做得很好,他以已故的老师郑玄为榜样,经常站出来反对曹操的施政,但基本上都是小骂大帮忙,所以曹操对郗虑的宠信是与日俱增啊。孔融则不同,比方前几天,他新写了一篇文章以评价班固的《汉书》,其中就说《汉书》里很多章节照抄《史记》,结果以讹传讹,司马迁写错了的,班固也照样错了。

马、班二人错在何处呢?孔融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例就是,文帝曾经问两位丞相,“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周勃答不上来,满身大汗,陈平却回答说:“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相关问题自当询问相关部门,咱当丞相的不管细务。

孔融说这话记录错了,经过本人考证,陈平的原话应该是:“陛下即问决狱,责刺奸;问钱谷,责东曹。”

刺奸全名“刺奸令史”,本来是军中执法官,王莽时代在中央设左右刺奸,在各诸侯封地亦设刺奸,掌监察权。曹操当上丞相以后,亦在相府中增设此职,负责刑狱。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刺奸和校事是两套班子,一块牌子,在军中的时候,一个叫“刺奸令史”,一个叫“抚军都尉”,换成相府属吏,全都归入“刺奸令史”,但职责略有差异——校事是管探查机密、弹劾官员、搜捕罪犯的,刺奸则负责审断校事报上来的案件。

至于孔融所说的“东曹”,是指“丞相东曹掾”。相府中除丞相司直、丞相长史、丞相征史等辅佐官外,具体事务分曹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东、西二曹,各负责包括议曹、辞曹、法曹在内的十几个分部门。其中主民户农桑的户曹、主仓谷的仓曹、主钱币盐铁的金曹,也就是相关财税的部门,是归入东曹辖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