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页(1 / 2)

汉魏文魁[校对版] 赤军 3429 字 10小时前

这人心中但凡一有怨怼,做事就不会全身心投入,刘威也是如此,夏侯惇把他放在春谷,本是寄予阻敌的厚望,他却认为是夏侯惇忌妒自己的才华,故意投闲置散,所以虽然按照要求设立了营寨,却整天置酒高会,根本不加防备。在刘威看来,水军上陆本来就是扯,而且数千人沿江疾行,等到我这儿还剩多少战斗力啊,眼见得我寨已成,他们就真敢来打吗?

主将醉酒,士卒也必然懈怠,面对着置之死地而后生、汹涌杀来的江东兵,瞬间便乱作一团。一直等到周泰挑开鹿砦,摧破辕门,杀入寨中了,刘威这才颤巍巍地提槊上马,前来迎战。

周幼平二话不说,一槊捅去,刘威匆忙横槊相隔,可是酒意上涌,身子略一打晃,竟然没能格住,眼瞅着对方硕大的槊尖就捅进自己胸膛里去了。当即大叫一声,刘威被周泰一槊挑起半空,溅出漫天的血雨,随即就跟口破麻袋似的,“啪嗒”一声甩落尘埃——早就已经死透啦。

眼见主将丧命,曹兵更是大乱,争相弃戈逃蹿。周泰也不肯费力追杀,只是招呼部下,速速冲过敌寨,直向春谷而去——要是春谷城防御薄弱呢,咱们就挟得胜之势一鼓而下,若是防御还算严密呢,咱们就绕过去,赶紧冲回吴郡要紧。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又见一匹骏马迎面冲来,马上将领身高肩厚,须发戟张,如天神相似,挺槊怒喝道:“身为东莱太史慈,谁来与某一决雌雄!”

周泰听得心里就不禁一个哆嗦——我靠太史子义,这厮如何在这里?我能是他的对手吗?!

第二十四章、所志既从

汉魏之际的战争,早非蛮荒时代唯力为视的简单模式,但将领个人武力仍然能够在对战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只是当两军混战之时,即便将对将正面厮杀,受周边情况的制约,武力高低和最终胜负亦很难一一对应,更不可能真跟评书演义似的排出个座次来。

比方说太史慈曾经打赢过吕布,但连他自己都承认,真要是单纯以力、以技相较,自己未必是吕奉先的对手,不过马镫、诡计加侥幸而已。但是这种话普通兵卒未必真能听得进去,再加上曹营特意地加以渲染、宣传,直把太史子义给哄抬成了天下第一。

在这条时间线上,后世若再论汉末三国……哦,或无三国,若论汉末武将,肯定得“一太二吕……”什么的,相比之下,周泰虽勇,却根本排不进前十去。

所以一听说太史慈到了,不由得周幼平心生怯意,可是他抬眼一瞧,却又不禁疑惑——因为对面来的这位自称太史慈的将领,根本就未着盔甲,而只穿着一身锦袍……

原来太史慈前感风疾,被迫前往春谷安养,好不容易病势将愈,也不发烧了,也不咳嗽了,就只是身子还有点儿软。他是个坐不住的性子,听人说刘威在城外立寨,却整天只是宴饮尽欢,不肯用心把守,就打算过来劝说一二。以他的名位,料想那刘威再怎么牛气,也不敢不听话啊。

所以这天他便单人独骑出了春谷城,遛遛跶跶往寨中来了,虽然为将多年的习惯,武器都带在身边,但又非真的上阵,所以未曾携带盔甲——更别说穿戴起来啦。谁料想才到寨东,就听得喊杀声震天动地,太史子义不禁大吃一惊,匆忙挺槊冲来,欲待一窥究竟。

就正好被他瞧见了周泰一槊挑翻刘威。太史慈大怒,乃扬声高呼道:“身为东莱太史慈,谁来与某一决雌雄!”一摆用惯了的铁槊,便直奔周泰冲杀过来。到了这个时候,当面相对,即便周幼平再如何胆怯,也不可能掉头就跑啊——这要一跑,到手的胜利全飞了不说,手下这几千人被堵在寨西,非得全灭不可!

再说周泰本非怯懦之辈,虽然慑于太史慈的威名,但敌人愈强,他的战意也愈旺盛,当即答复:“九江周泰,正要请教!”挺槊相迎。

太史慈是听说过周泰的——虽然还没有机会正式交过手——他知道这是江东有数的勇将,当初为了援救孙权而与山贼悍战,身被十二创而竟不死,确是一条铮铮铁汉。子义见猎心喜,便欲当场战败周泰,以挽回败局。

二将尽皆用脚跟磕打马腹,加快速度,两马对冲,一招即分。就这双槊相交,响声震天,随即二人心中都是一愕。周泰惊愕的是,这太史慈徒享大名,力量却也不过如此而已啊,本来自己奋起十分力气,还怕被太史慈彻底磕开手中兵刃,故此预布下了多重后招,可惜全都没能用上。太史子义却惊:这周幼平果然了得,而自己大病初愈,气力不足,竟然未能即时占据上风……

周泰心说北人多恃武勇,却也不过尔尔,自己成年后即与同郡蒋钦往投孙策,此后一直在江南搏杀,与那些中原的成名将领甚少对战——他不是没跟太史慈打过,但基本上是在江岸边进行些并不算激烈的接触战,并未一对一地交过手——此前跟随周瑜往救荆州,先杀夏侯廉,再战夏侯惇,那些曹营名将,顶多也就跟自己打个平手而已。真是见面不如闻名啊,想来太史慈的真实本领也不过如此,再加上未着盔甲,对战时难免心生怯意,武艺再得打个八折——自己颇有取胜的希望!

想到这里,周泰奋起雄心,当即拨转马头,再来冲第二个回合。那边太史慈心中喟叹,若然无病在身,又穿戴好了铠甲,自己又何惧他周幼平?如今膂力不足,只有尝试避己之短,以娴熟的招式来谋求胜利啦。转过马头,眼见敌槊又当胸刺到,他便双手一拧槊杆,借力打力,轻轻巧巧将之荡开,随即右手松脱,想要从腰间抽出环首刀来,趁着两马错镫的机会,去寻隙劈开对方的破绽。

然而周泰亦久历沙场,又岂能窥不破太史慈心中所想?终究对方号称天下第一,虽然第一回合未落下风,周泰也并没有狂妄到认为定可战而败之。不过即便对方武艺再如何娴熟,终究膂力稍逊于己,便当以己之长,破敌之短——不管你耍何等花招,我都奋尽全身之力以抗,争取以力破巧。

于是手中马槊才被格开,便又划一个弧形猛地圈回,两马才一错镫,便侧向荡起,直取太史慈的胸腹之间。后世有云“一力降十会”,当双方招式本在伯仲之间,相差并不甚远之际,力大者便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所以除非地形所限,否则武将大多骑马,即可借用马力,把十成力量发挥出十二成来,评书中常有马下将战败马上将的桥段,现实之中是很难看得到的。

太史慈一方面单手挥槊格挡,另方面长刀已然出鞘。可是他还是低估了对方的实力,或者更准确点儿来说,是还未能习惯自己病弱的身体,只听“当”的一声,左手巨震,长槊已被彻底荡开,右手刀尚未劈出,对方的槊尖便已然近了身前。

无奈之下,太史子义只得再以环首刀格挡,又是单手敌双手,虽然奋尽全身气力将来槊格开,却也震得虎口发麻,胸中气血翻涌。他心说不好,虽然只是输了一招,却彻底打乱了自己的呼吸节奏,倘若再战下去,别说御敌了,恐怕难有幸理。

于是战马驰出,被迫不再拨转,干脆双足狠狠一磕马腹,朝斜刺里便败退了下去。那边周泰圈回马来,还待再战,却发现——咦,太史慈怎么跑了?心中不禁大喜,我今战败太史慈,那天下第一的名号不是要落在我的头上了吗?雄心大盛,再加上本军在战场上占据着绝对优势,曹兵四下溃逃,已无再战之力,于是不依不饶,催马从后紧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