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本为孙权麾下骁将,孙氏臣服后,是勋特意把此人召入中书听用。当时荀攸就很奇怪,说这就一纯粹的武夫啊,你若然觉得他可用,也当置于军中,为何召来当文吏呢?当时是勋的回答是:“前南下,闻吕子明忠勇可用,然终为孙氏吏,不可使其遽统兵也,乃先置之中书,容吾观察。”
吕子明确实就一糙汉,但那是天赋树暂时点歪了,其实内在秉赋可当方面之重。是勋特意把他召至自己麾下,后来又调去兵部,交给诸葛亮调教,要他多读史书和兵书,尽快充实自己。吕蒙本来并无降曹之意,只因形势所迫,不得不为耳——他是汝南庶族,真要是回老家去那估计就一辈子的小地主啊,毫无进身之阶,而且你们孙氏故吏要是都梗着脖子不合作,故主孙权还有好果子吃吗——所以你让我管事儿,我就敷衍,让我读书,那就读好了吧。
结果埋头读了几年书,不但能力暴涨,竟然连性子都开始改变了。原来这人纯一武夫,性情桀骜,属于三句话不合就能挥拳头的火爆脾气,逐渐的竟然变得谦虚、温和起来,进退有礼,真跟个文吏没啥区别。是勋偶尔询问诸葛亮,说吕子明如今怎样?诸葛亮回答道:“自读书后,克己尽礼,有国士之风也。”是勋又问,此人可以为将吗?诸葛亮回答说:“能勇冠三军者,乃可为将,能忍人所不能忍者,可为帅也。”如今他足够托付方面重任啦。
于是是勋就命诸葛亮把吕蒙推荐给夏侯惇、曹仁等宿将,琢磨着若然那几位都觉得吕蒙可用,便可使其恢复军职。结果恳谈几次后,吕子明不但得到了那二位的器重,甚至还跟曹洪搭上了线,曹子廉对他都是赞不绝口。所以这回夏侯惇才建议曹操把吕蒙派给曹德当参谋,等到是勋再提此议,既有曹洪帮腔,也就顺利通过。
当天晚上,吕蒙在诸葛亮的提点下,亲自跑来拜见是勋,说:“蒙有今日,皆太尉使教读书明理故也,若得沙场建功,皆太尉之德矣……”
第十四章、凤雏之谋
汉帝刘备章武五年七月,太尉庞统亲率七千精锐步卒自南郑出,先循沔水东下,自石泉转入子午谷,昼夜疾行,以袭关中。
庞士元之所以行此险计,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话说刘备在曹魏代汉后不久称帝,与原本历史上不同,没有设置丞相一职,而按旧制建三公,以庞统为太尉、许靖为司徒、法正为司空,并且趁此机会,明升暗降,基本上剥夺了庞、法二人的实权——真正的行政权掌握在尚书令射援手中。
因为以庞统为首的荆州派和以法正为首的东州派互相攻讦,争权夺势,搞得刘玄德非常头痛——当初秦宓曾献一计,可惜治标不治本。正如秦宓所言:“譬如林中多兽,狼狈乃可为奸,谋共食也;但其食少,必相争斗……今明公欲自守也,以待魏之来攻,守而人心恐乱,人心乱而内纷必起。若即兵发于外,使各有所欲,各有所取,内纷乃息矣。”当一个势力暂时缺乏对外扩张的势头的时候,内部纷争是很难遏止住的。
刘备并非不想“兵发于外”,使群臣“各有所欲,各有所取”,问题取交、广而交、广失,定南中而南中尚不能为国固势,欲联吕布,吕奉先又被忽悠到西域去了……他暂时并没有大举北伐或者东征的实力,怎敢轻易向曹魏动兵?
所以才趁着称帝的机会,把两派的首脑全都拱上三公高位,却剥夺了实权,暂且把这矛盾给按了下去。
可是曹魏既得交、广,复定凉州,已经对蜀中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迟早都会发兵来攻的,对此,蜀汉君臣并未贪图安逸而放松了警惕心。尤其曹魏得国时日尚短,中原地区还有不少士人心向炎刘,蜀汉外派的间谍因此如鱼得水,异常活跃,对于曹操打算三道发兵,于本岁秋后来攻,自然也摸到了一些端倪。
消息报至成都,刘备即召群臣商议。庞统和法正虽然丧失了对于具体事务的掌控权,于国家大政方针的发言权尚在,当即就在朝堂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法正的建议,是固守汉中,以使曹军无隙可趁,主动撤退,然后再等待天下大势之变——或者等曹操挂掉。他说了:“易云:‘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今可于汉中凭山建垒,封闭各道,以候敌来。于武都可命骠骑将军(马超)联络羌胡,侧翼夹击之,或可避来日之大难也。”
庞统一撇嘴:“孝直所言,果能破敌否?”
转过身去,举笏以向刘备:“陛下入蜀,已将十岁,而府库尚不充盈,野有饿殍,所部并南夷、青羌,亦不过十万之数,若俱驱之汉中,倘贼循江以向三巴,或自交趾而向南中,又如何处?若分守各要,汉中如何‘重门’?”
刘备集团的财政状况是比较糟糕的,原因就在于昔日刘璋治蜀,颟顸暗弱,搞得地方豪门与中央政权相互敌视,进而又引发了赵韪等人的长期叛乱,刘备入川拿到手的,本来就是一个烂摊子。在原本的历史上,刘备能够出到十余万大军讨伐东吴,也就到头啦,这还多亏了入蜀之前先有荆州,多年积聚所致。可是在这条时间线上,刘备入蜀前基本就是棵无根之草,光蜀地那点儿产出,可真不够他消耗啊。
所谓“天府之国”,其实也就指的成都盆地那一小片儿地方,田土尚算肥沃;虽曾一度攻取交、广,问题那地方实在太过偏远啦,而且贫瘠,真的对中央税收没能产生多少补益。
原本历史上诸葛孔明在刘备死后,以天才之能独执蜀政,在曹魏完全不理睬的前提下积聚数载,又下南中,才终于凑出了五六万人一出祁山——那还得靠侧翼有盟友东吴,以及跟自己暗通款曲的孟达在,可以不设重兵防守。如今蜀汉三面皆敌,正如庞统所言,你不可能不分兵把守啊,那么能够参与汉中战役的,究竟还剩下多少人?能够拦得住曹魏大举来攻吗?
还有些话,庞统并未明言,那就是现任汉中太守、北部督是李严,乃法正的嫡系。论私,他不能把全军都压在汉中,从而极大扩充东州党的军权;论公,他还真瞧不大上李严。李正方自视过高,而且跟法正一个性子,都不善于跟人交往,与同僚之间矛盾重重——其麾下牙门将王冲就因此而叛逃曹魏去了——虽然汉中之战不大可能以李严为主将,但他终究是地头蛇啊,客将入汉,再被他气出个好歹来怎么办?
所以庞统的建议是抢先对曹魏发起进攻,以打乱曹军的攻击节奏,然后才有机会极大杀伤敌军,使得曹魏三五年内都不敢再正眼以觑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