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 / 2)

特别是有几户人家丢了鸡鸭等家禽,甚至组织了青壮把这些难民往远处赶。

虽说没有证据就是难民偷的鸡鸭,小心总是无大错。

吴家庄之前就派人出来打过难民。今天也是饿极了,又察觉村里的青壮都不在,才敢铤而走险:“真的只偷了菜,我们从没拿过钱,最多是再拿点儿粮食……”

王大伟叹了口气:“这就已经很过分了。”他指了指被几人扫荡过的菜地:“人家也是要过日子的,你们都给拔干净了,让人家吃什么?”

几人羞愧的低下头。

“偷东西这种事情,迟早是要被逮住的。就好比现在。你们本就是没路引的流民,要是被扭了见官……”他还没说完,几人就露出惊恐的神色,只差跪下求他手下留情了。

王大伟想了想:“只是菜的话,山间的野菜不也一样能裹腹?”

“我们也去山上找过,能吃的都吃了,就差吃草根树皮了……”黑脸汉子讪讪道。他们人实在有点儿多。

王大伟想起自家后山漫山遍野的野菜,放着也是白放着:“你们往北走五里地,那边儿有个村子,后山上都是野菜,没人摘。”

那汉子愣了愣,脸上是肉眼可见的迟疑:“啊?那村子我知道,听说挺穷的啊?我们之前有人去过,全村的房子都是破的,他们偷拿了两个碗也是豁口的,大家就没再往那边儿去了……”

偷这样的人家,他们也怪于心不忍的。

王大伟:……

好的,连难民都看不上的村子。【微笑

第14章 联络难民

王大伟麻木的听着难民们对懒汉村的评价,脑中闪过无数社会新闻。

【小偷入室盗窃空手而归,留下纸条“你太穷了”。】

【小偷见失主家里太穷,自掏腰包留下两百。】

【家里太穷,小偷进来都看不下去!】

……

王大伟一时有些语塞,总觉得解释的话,像是在暗示“我们村不穷,欢迎你们来偷”……

“说来话长,那村子是一回事,山上是真的有很多野菜。”不止有野菜,山货、小动物也有不少。懒汉村的人无事不上山,也没人去打猎,后山的动植物疯狂繁殖,像一个小型生态园。

而村和村之间也有领地一说,自家村子附近都有山,通常不会为了些野菜越境,引发两村矛盾。

王大伟对难民道:“不信的话,你们可以跟我到那边儿去看看。”

几个汉子小声交流了一下。他们被王大伟发现,肯定是不能在吴家庄继续偷了,之前偷的菜又不够吃,去碰碰运气倒也不错。

他们都是难民了,反正没什么可让王大伟图谋的,总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难民们答应下来,把已经拔下来的菜放进背篓,顺手还帮着修整了一下菜地,才跟着王大伟出了吴家庄。没走多远,便听到村里传来妇人泼辣的叫骂声,想来是发现了菜地被偷。

几个难民瑟缩了一下肩膀,加快了脚步。

王大伟在后头审视着他们,满意的眯了眯眼:还不错,良心未泯。

一路上,王大伟跟难民们攀谈起来。那为首的黑脸汉子名叫王壮山,带着一家老小和不少同村人一起往妙竹州来逃难。路上又与许多难民结伴,有不少人信服于他。

“我们在涯州时听说妙竹州这边会开粮仓赈灾,这才背井离乡的过来。哪知到了城下却被赶出来……涯州也回不去了。”王壮山说起来也是满脸的颓丧:“我们在城门边上又遇到很多同样遭遇的人,大家便聚在一起,在荒郊野外也安全些。可是没有地,没有钱,也是早晚饿死的命……”

王大伟又在心里感叹了一番社会主义好,才问道:“你们一共有多少人?如今住在哪里?”

王壮山还没有说话,另一个偷菜的难民便警惕道:“你问这些干什么?你莫不是想报官,把我们一网打尽?”

王大伟瞥了他一眼:“把你们一网打尽,对我有什么好处吗?我昨日从城里回来,只听说抓了偷县令家的小贼有悬赏,把你们一网打尽有什么?”

那人语塞,眼神却还是很警惕的打量着王大伟。倒是王壮山劝解道:“这位小兄弟说的对,人家好心好意给我们指个挖野菜的好去处,我们不该如此猜疑他。”王壮山苦笑道:“咱们都沦落到这地步了,除了烂命一条什么都没有,人家能图咱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