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页(2 / 2)

不管是回华夏还是去其他国家开医院,名气都是很重要的,如果陈致远能用针灸麻醉帮助科尔撒治好腿,这绝对会把陈致远的名气往上升高一大节,有了名气,不管在那开医院病人是不会少的,而且还会引来大批运动员来做手术,凭借这些人在世界上的声望,绝对会让医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元气!

楚冬看陈致远还是有些犹豫,便又劝了几句,并且把他的想法跟陈致远仔细说个明白。

楚冬不知道陈大官人欠了700亿米元的债,所以还以为哪怕在岛国混不下去了,还可以去其他国家开医院,但这些事陈致远却是知道的,一旦失败,陈大官人想要东山再起会很难,光还债就得好久。

看楚冬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陈大官人只得答应下来,一听到他答应了,楚冬立刻迫不及待道:“致远那你就去看看科尔撒吧,人家给咱们面子,咱们也得给人家面子啊!”

陈大官人是真心不想去,可看也知道楚冬是为自己好,为医院好,叹了一口气道:“好,那咱们一块去看看这大球星!”

陈大官人对足球这东西兴趣并不大,或者说他是个足球白痴也不为过,原因自然是他小时候胖得跟个小号水缸似的,那能踢球?去了也是被人嘲笑的命,打小没有养成喜欢足球的爱好,等大了陈大官人自然也不关注这方面的事,这样一来世界超级球星科尔撒陈大官人见都没见过,电视上都没有,如果这事让其他人知道,估计会把陈大官人当成火星人,谁让他连大名鼎鼎的科尔斯都没见过,那怕是在是电视上啊!

陈致远站起来刚要跟着楚冬去看看科尔撒,得到陈致远回来消息的蒋千琴就到了,进来一看楚冬也在,蒋千琴也没说话,只是看了一眼陈致远,陈大官人看到自己另一个媳妇来了,苦笑一声道:“老楚你先过去,我一会就到!”

等楚冬一走,蒋千琴立刻扑到陈致远怀里,用十分幽怨的语气道:“你回国了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事有些急,所以走的很匆忙,所以就没来的急告送你,反正也没回去几天,你看这不就回来了!”陈大官人微微用力抱了下蒋千琴,此时此刻陈大官人真想就这么一直抱着蒋千琴,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暂时忘记那些烦心事!

跟陈致远腻味了一会,蒋千琴突然道:“我爸妈明天过来,你晚上抽个时间陪他们吃个饭吧!”

蒋汉宇老两口看女儿去了岛国这么长时间心里怪想,便打算过来看看,在一个女婿陈致远已经好久没露面了,老两口生怕女儿、女婿感情有变,所以要亲自过来看看!

听到这个消息陈大官人更头疼了,他现在要解决一个大大的难题,那有心思见蒋汉宇老两口,在一个他们要催自己跟蒋千琴结婚怎么办?家里可还一个宋幕青与苏冰旋等着那,女人多了果然是个天大的麻烦事,更麻烦的是自己脑袋进水还去了女方家里!

第三百五十八章 长远打算

路都是陈大官人自己走的,现在也没办法回头了,看到自己媳妇一脸希翼的光彩,陈大官人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然后又跟蒋千琴腻味了会便把兴高采烈的蒋美女送走了,陈大官人则是一脑袋官司的出了门,去运动外科看科尔撒。

陈大官人在岛国开办的医院分科是很细致的,这点从运动外科就可以看出来,在普通的医院是不会设置这个科室的,原因很简单,运动医学属于边缘科学,也是在最近几年才有的,运动医学的人才大多在各种体育机构内任职,负责运动员的伤病,医院中设立专门的运动外科,目前也只有米国有一些医院有,在华夏运动外科则是由神经外科与骨科负责。

在医院中设立运动外科也是因为陈大官人的眼光长远,一家医院要想长久、健康的发展下去,科室一定要细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的避免医疗事故,并且使得每个科室的医生专精一科。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而医学这东西又博大精深,一个人想要在一生内把医学中的内外儿妇全学得精湛无比那是不现实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的,除非他也有脂肪兑换系统这外挂。要想成为一名好的医生其实只要把一种手术或者一种病研究透彻就可以了,这句话在大家看来或许有点不可思议,但现实就是这样的,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一个人的精力就那些,与其什么都手术、病都做、都研究,远不如就专精一种手术或者一种病好。

华夏有句老话叫做一招鲜吃遍天,这句话也完全试用于医学上,其实在米国很多年前他们就开始培养这样的专科医生,只精湛于一种手术或者一种疾病,这样就可以避免医疗事故、误诊。

但是这种作法在华夏行不通,别看华夏每年毕业的医学生千千万万,可这些人里并没多少最终能够成为一名医生,就算成为了也有很多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众所周知华夏是关系社会,你在有本事,没人没关系在没钱,也别想成为一名医生,运气好去个小医院工作,可在那能学到什么?医生这行业靠的就是经验,小医院会为你提供大医院丰富的病源吗?显然不可能,没有病源何谈学到经验。

这就造成了有潜力成为好医生的人最终泯然众人,而那些不能成为医生的却当了医生,这就是华夏医疗环境的一大怪,同时也是患者的悲哀!

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泱泱大国华夏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当然这些资源指的是人力资源!有人说了大医院的医生多的是,可大家有没有想过大医院要面临多少患者?远的不说,就说京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这陈致远工作过的医院,每天全国各地的患者几乎是挤破了头往这奔,医院里的医生是多,但这点医生够吗?明显是不够的。

医疗资源紧缺,也就没办法跟米国一样培育专精一种手术或者一种病的医生,只能是一个科室的医生什么手术都要学,什么手术都要做,最终结果就是造成了很多医生什么都会做,但还什么都不精,这就为医疗事故埋下了隐患,医生也是人,他们也会犯错,尤其是那些什么都会点,却什么都不精的医生,出现错误的几率更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