怼完人,这还不够呢。
像瑶娘这样萧宁身边的得力人,有机会出头,明鉴要是不助之一臂之力,好让天下人知道,瑶娘究竟都做了什么,岂不辜负瑶娘一番尽心尽力?
自觉责任重大,需要让朝廷上的这些男人们,告状之前了解了解他们所看不起的女子,在他们无所作为之时,反而处处为雍州谋划的人,他们何来的脸面挑瑶娘的毛病?
第126章 为天下公心
李御史本来满腹的怒火,结果现在再一次叫明鉴指出,他就是一个连御史都当不好,听风就是雨,却从来没有想过去了解任何事实的人,实不知,他哪来的勇气质问萧谌公平封赏?
“我,我......”李御史不想回答,脸上一阵羞红,然而面对明鉴的目光,目不转睛地盯着他,非让他给出一个答案不可,李御史颤颤地开口。
“怎么?无话可说了?”明鉴听他我了半天,就是我不出话来,一向不懂得见好就收的人,再接再厉地追问。
李御史脸都黑透了,明鉴冷哼一声,朝萧谌道:“陛下,御史虽有闻风而凑之权,然也该适当了解事情的真实性,不宜听风就是雨,只凭旁人叫唤的几句不公平,竟然就相信大昌偏袒于人。”
从李御史的反应不难看出,比起许多人对萧谌的封赏表示不满,倒不如说是这自古以往的人都习惯,不管真相如何,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拿出来说,碰上真正的大事,却无人提起。
萧谌好些日子不见明鉴了,比起他来,萧谌定是更喜欢崔攸的,毕竟小郎君长得好,话说得也中听。但从今天开始,萧谌得说,明鉴说话亦是极中听的,他要改变看脸的习惯!
“诸位之意?”当皇帝的人,总是不好太过表现他的喜怒,哪怕他心里早同意此事了,却不能太过直接地拍定此事。为帝王者,权势太大,大得最忌讳独断专行,偏听偏信。
兼听则明,偏信则晦。萧谌时时刻刻都要牢记这一点。
“臣以为御史之则在于监察百官,闻风而奏,自来如此。但一如中书令所指,御史可闻风,却不可不细探其中细节,切莫参错人。”水货也得发表意见,虽然这意见听来跟明鉴一样。
只是没有想到,萧宁站出来表示反对道:“闻风而奏,是为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亦为让天下官吏都畏于御史,凡事当谨言慎行,儿臣以为,不必改。毕竟参报之后,再行查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很明显,李御史是个日常挑萧宁毛病的人,换作是谁,都不会认为萧宁会帮他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