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页(1 / 2)

汉魏文魁[校对版] 赤军 3053 字 10小时前

曹休可是正经姓曹的,曹丕、曹叡父子可也待他不薄啊。

曹氏失柄,司马家上台,那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起来所酿成的必然结果,其中就包括曹爽太过肆无忌惮,跟是否封建真的毫无关联。

是勋是主张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所以这回既然曹德提出来了,他便摆正车马,反对封建——“封建无益于国,反伤天子权威,必不可也!”转过头来又对曹操说:“陛下既爱子修,更毋使其封大国、掌兵柄也,且可明诏,使后世子孙优容之。不可因一人而更变制度。”

曹操一听,这话题真是越跑越远了——算啦,还是我自己琢磨吧,今天找你们来实在是个错误。曹去疾、是宏辅,都是我的重臣,也是忠臣,但这俩货都天性谨慎,对于天家之事不怎么敢发表意见,甚至还不如荀公达呢……唉,设文若在,定有以教朕也。

一想到早逝的荀彧,不禁悲从中来。于是摆一摆手,命二人退将下去吧。

曹德、是勋并肩出了建始殿,是勋先朝曹德拱手致歉:“勋一时冲动,所言乃使去疾不能得国也,请毋罪我。”曹德说你讲这话就没意思了:“吾言当与不当,皆为国也,岂为私耶?”随即压低声音:“宏辅以为,卞后三子,谁可为嗣?”

是勋说我不知道,他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以谁为嗣,只在帝心一念耳。”

曹德说宏辅你也得为自己家族的将来考虑啊——“吾意陛下千秋之后,宏辅可为伊尹,为周公,为霍……”突然想到霍氏家族的下场并不怎么好,赶紧把“光”字给咽了——“即周公亦受管、蔡所谮,若储君不之信,则辅臣不易为也。”

是勋说你太高抬我了——“若本朝之周公,非去疾而谁耶?”论亲戚关系,你才好跟周公相提并论吧,我就隔得太远啦——“然太甲、成王之立,岂伊、周自择耶?昭帝之立,岂霍光自择耶?霍光择昌邑而昌邑废,择宣帝而霍氏族——乱世臣择其君,治世则不宜择也。”

想了一想,又加上一句:“吾等但善辅君王,恪尽臣道,可矣。”这就在大殿门口,我不信这些话就传不到曹操耳朵里去,趁机表表忠心,也好让曹操放心哪。

第十六章、岂忍招赘

就在曹操召见曹德、是勋,论及废立太子之事前不久,西、南两线各有战报传来。

南线的文聘、黄忠、陆议顺利挺进到南海郡治番禺城下,刘备新署太守桓晔主动献城,南海郡就此平定——诏命仍使桓晔守南海,并任陆议为广州刺史。

接着,大军沿郁水(珠江)而西,在端溪附近击败了苍梧太守吴巨所部——据说连弩“震电”初建功勋,射得吴巨所招募的勇悍土卒根本列不成阵形,瞬间便即崩溃。随即文聘便将吴巨团团围困在苍梧郡治广信城中,又派黄忠率偏师南下,攻取合浦。

此番南征,战略方针就是要快,趁着刘备因为距离遥远,以及为夏侯惇进驻长安所惑,暂且无法派军增援的数月时间,尽量占据足够大的疆域,控其险要,甚至——直接逼士燮投降。

然而直到上一份奏报到来为止,还并没有丝毫东海水师的消息。据说最近闽州附近洋面上狂风骤起,波浪滔天,也不知道水师是遭了难了呢,还是被迫掉头返回出发地东治去了……是勋也不禁为魏延等人悬着一份儿心。

南方势如破竹,北线却稍稍遇挫。大概是为了打乱曹军的部署,使其难以凝聚力量攻打汉中吧,刘备遣关羽、马超率军自武都郡出,接联羌胡,北伐汉阳。夏侯惇闻讯,急遣绍武将军高览率军往救,而凉国相杨阜也派阎行南下策应。随即射虎谷一战,关羽先用间,再设伏,大败魏、凉联军,高览中箭而殁,阎行退守冀县。

夏侯惇闻报大惊,急忙亲率大军往救。蜀军围攻冀县十余日无法攻克,关羽被迫撤围转向下邽,正遇夏侯惇,双方恶战一场,各有损伤。关羽知不能胜,乃迁西县之民千余户,挟裹着退返武都郡。

与此同时,张飞与刘备假子刘封率军自巴西出,东取秭归,幸好被鲁肃统领的长江水师切断去路。张飞无奈之下,只得放火焚烧秭归城外民居,然后退返江关。

射虎谷与秭归这两仗,情报传到洛阳,群臣商议的结果,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刘备把他几员大将都派出来了,可见北路虚兵已经起到了效果,估计蜀中即便遣军去援士褻,也不会是主力,交、广之战应可必胜。忧的是,蜀军战斗力还很顽强啊,两路并出骚扰,以攻代守,就搞得雍、凉、荆等州捉襟见肘,将来即便收复了交、广二州,再想要攻取汉中,难度系数仍然相当之大。

倒是是勋说了:“小不可以搏大,但使中原稳固,积聚粮秣,乃可使彼疲于奔命,假之一二岁,彼财穷力竭,必非今日之势也。”咱们已经有好几年都没有对刘备用兵了,他慢慢地积攒实力,蜀兵又耐苦战,打起来费劲是正常的事儿。等到咱们正式对他动手,慢慢侵削之,蜀中宜耕之良田也就成都附近那一块儿,他真能够维持军政实力不衰败吗?且等着瞧吧!

或许是曹操把精力主要花费在了军事行动上,或许是对于改立哪个儿子为嗣,仍然没有最终拿定主意,总而言之,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曹魏政局还算是风平浪静——不过谁都瞧得出来,暗中仍然潜流汹涌。

曹昂继续呆在东宫,半似囚徒,半似寓公;曹氏诸子勾连党羽,曹操也只是收拾了几名小官吏(即以逄纪为始),当作警告罢了;荀公达病卧在家,虽然还没有正式告老还乡,也等于淡出了政治舞台。

延康四年二月,甘氏怀胎将近十一个月,终于临盆,果如卜者所言,产下一子,是勋考虑到初遇甘氏是在徐州州治郯县,因此给婴儿起名为:是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