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勋认为,攻破汉中的关键在于曹真、张郃,而一旦拿下汉中,因为关中粮秣不足,运道也比较崎岖艰险,当从荆州沿沔水或者长江(倘若三巴真能拿下来的话)运送粮草物资,以支撑其后对成都平原的总攻。所以贾梁道肩膀上的担子一点儿都不轻啊。
同时是勋还催调周边郡县集兵来会长安——自己不可能一直呆在大后方不动,当汉中战局有利于我,安全系数大长之后,就必须移驾前往汉中,如此才能比较准确地掌握前线局势,进而协调三方面的军事行动。可是目前手里兵不足万,他是真没有豪胆翻越南山——怎么着也得给我凑足了一万人再说吧。
这时候赵云与马超也已经在阳平关下接过好几仗了。想当日赵云得闻张飞的死讯,匆匆驰入南郑,接管了汉中防务,好不容易才把混乱的人心暂时安定下来。随即听闻马孟起来攻,他赶紧率军西至阳平——阳平关距离南郑不过百余里地,一日即至——堪堪拦住马家军。
阳平关地势险要,为汉中盆地的西方门户,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巴蜀地区的一扇北大门。《隋书》中说此关:“西控川蜀,北通秦陇,且后依景山,前耸定军、卓笔,右踞白马、金牛,左拱云雾、百丈,汉、黑、烬诸水襟带包络于其间,极天下之至险。蜀若得之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将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开扩土地;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那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随即赵子龙即约马超阵前相见,说将军您不应该来打汉中,而应该继续南下,相助太子去攻成都,扫平篡僭。马超故意装糊涂,道:“大将军遣使来,道张益德与卿等背反也,吾故率军至此。今新君已在成都登基,其年尚幼,何得更有太子?”
赵云道:“将军乃受吴子远所欺也。”于是便将他所知道的政变真相,再对马超言说一遍。马超继续装傻:“此事难取信也,实子龙亲见否?”赵云说我当时身在雒县,倒是没能见着吴、李政变——“关云长故主簿廖元俭亲历,时在我军中,可命来为证。”
马超一撇嘴:“廖淳微末下将,其言如何可听?”随即劝告赵云,说倘若张飞还在汉中,那估计跟我有得一打,如今传闻张飞已死,只有子龙你独自守备,自认能够对抗我的西凉铁骑吗?还是早早下马受缚,我将来会在新主面前说说好话,保你项上首级的。
赵云闻言,不禁大怒,拍马拧槊便直取马超,两军就此混战起来。马岱先来迎击赵云,但战不三合便即不支而退,赵云一直冲至马超身前,大槊直取马超前胸。马孟起横槊遮挡,随即反刺回去,二将马打盘旋,厮杀良久,不分胜负。
然而赵云尚可与马超一战,他麾下士卒却逐渐落在了下风。其实单论素质,汉中军本不在武都军之下,而且对于刘备来说,张飞那是亲生……亲信的大将,马超是后娘养……后来投效的,物资、装备,也从来先紧着汉中军提供。然而汉中精锐,多随刘封、黄权南下,剩下那些又因张飞之死而士气靡沮,赵云费了好大心思,也只能把军心士气调整到普通水准而已,不可能恢复成原本高度。马家军虽然远来,气焰却颇嚣张,再加上军中骑马比率较高,因而阵而后战,逐渐地便占据了上风。
赵云一见无法取胜,只得斜斜一槊隔开马超,率军后撤,退入阳平关。马超本不擅长攻城,远来又未携带足够的器械,所面对的又是如此险关,故此一连五六日都未得寸进。其间赵云数次亲率百骑杀出城去,冲敌薄弱处,给马家军造成了不小的杀伤。
可是随即双方各自得着消息:魏军从北方杀来,直取自家的后路……
第十七章、外御其侮
曹魏方面,镇西将军张合统率雍凉联军一万五千,自散关故道而南。这是逾越秦岭的最西侧一条孔道,后世与褒斜道相通,改称“散关褒斜道”。孔道的起点就是散关,因故道水(嘉陵江的上源东支流)出散关之南,秦在此设故道县,故得“散关故道”之名。
原本历史上,曹操征伐张鲁,就是走的这条道路,出散关后先折向西南方向,经河池、武兴(略阳)可抵阳平关下。武兴乡正好位于下辨和阳平之间,马超留守后路、保障粮道的小部队无能抵御,急忙快马向阳平城下马家军营传递消息。马超闻报大惊,说:“不意魏人之来如此迅捷也。今我前有阳平,后路为断,难道将死于此处乎?!”
马岱建议,咱们赶紧掉头,杀开一条血路,返回下辨去吧。当即有人站出来表示反对:“不可,魏人既循散关故道来,必断武都南下路,即返下辨,吾军与成都声气不通,直死地也,安可久守?”
马超定睛一瞧,此人非他,正是吴懿遣来的使者,姓王名甫字国山,广汉郪人也,官至侍中。
演义中说关羽守荆州的时候,王甫为其麾下从事,其后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退,使周仓、王甫留守麦城。关羽死后,吴军持其首级在城下劝降,“王甫大叫一声,堕城而死”。
其实此亦小说家言,在原本的历史上,王甫确实曾在荆州辅佐过关羽,但当时并未罹难(可能是提前调走了,也可能是战败逃回了蜀地),后随刘备伐吴,这才死在夷陵之战当中。而在这条时间线上,王甫跟关羽没啥太大交情,相反,他本是法正的好友,以蜀地土着而归从了东州党——吴懿故遣其来劝说马超相应也。
王甫反对折回下辨去,他说如今二刘之争尚未落幕,南方还在厮杀,而汉中空虚,只有招架之功,难有还手之力,故此魏军从散关故道而来,很可能就此在武都郡南部站稳了脚跟。到时候身后有这一支魏军,北方还要面对曹魏凉州方面的兵马,下辨就是一片死地啊——“为今之计,将军当急入汉中,固其防御,或与魏人周旋。但汉中不失,魏军不敢继向南也,待刘封殄灭,国势稍安,再请大将军以百战之卒北上,驱逐魏人,国家或可保安。”
马超说你所言有理,但问题赵云不放我进汉中去啊,我要能拿下阳平关不是早就拿下来了吗?王甫笑道:“吾有一计,请将军再约赵子龙阵前说话,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则阳平可下,汉中可入也。”
马孟起闻言大喜,于是依计而行,匆匆约见赵云。两军阵前,他对赵子龙说:“适报魏贼南下,自散关故道入,已薄我之背也。今子龙不放吾入汉,则吾军前无所据,退无所依,必为魏人所破。虽各保其主,二刘皆先帝苗殷,吾等所部亦皆大汉忠勇之士,子龙乃忍见忠骨埋于荒野,国家倾覆在即乎?虽死,亦何面目往见先帝于地下耶?”
其实赵云也刚刚得着消息,曹真率军二万,自子午道出,南取石泉,并且牛金、申仪也自东方杀来。汉中军大多为刘封、黄权带走,他手头的兵力本就不足,只能勉强守住阳平而已,实在没有力量再去救援石泉啦。石泉若破,魏军乃可大踏步进入汉中盆地,别说是他了,就算孙、吴复生,恐怕也难取胜。正自彷徨无计,马超遣人来约他阵前相谈,如今听了马超的话,心说原来魏人东西两路来攻,形势比我原本认识的还要危急啊……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