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兴致缺缺,一个眉头紧锁,看起来都不咋好说话。
她咽下口水,语速飞快地向两人解释:“刚刚西水区下属派出所称接到民众报案,西水区飞华路发现无名碎尸……”
刘承凛听着听着,眉头就跟麻花似的拧在了一起,他转过脸看向孙覆洲,不明显地压了压上下眼皮。
邱云的上下牙打着颤:“因为网媒车都往那开,分局的人堵路上了,连派出所的车都出不去,案发现场人手不够,只有咱们离那儿最近。”
孙覆洲不爽地啧了一声:“大过年的,媒体不休息吗?”
尸体有什么好看的?
邱云将手机放到两人面前:“我刚搜了下,网上关于这个案子的热度一直在涨,民众关注度很高。”
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某个话题的页面,访问和参与讨论的数据在不断上涨,屏幕上方还不时弹出几个相关的新闻通知,关注度可见一斑。
刘承凛出了口细细的长气:“我先带俩人开我的车过去,孙覆洲也带支小队——对了,你是新来的实习生吧,你跟孙覆洲一队。”
邱云抱着胳膊,两眼一亮,重重地点头:“是!”
不同于他们的干劲十足,孙覆洲反而更颓了,加班加班,无休无止的加班,加了一年的班,过年还要加班!
他可能就是个工具人。
孙覆洲有气无力地把双手在脑袋两边晃了晃,做投降状:“是,队长!”
红蓝交替的警灯安上小车前顶,一团一团的光,陆续从市局大门分散了出去。
手机上的相关新闻一帖接着一帖,每家媒体都争先恐后地为自家夺得曝光率,为自己谋得利益,无数双眼睛死死地盯着警方的每个动作,因此热度不断地刷新。
第3章 卷壹?大雪(二)
飞华路位于樰城西水区,是西水区主干道的一个“旁支”。
西水区今年突然成了樰城的发展重心,而衔接飞华路的分岔口周围,由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附近,逐渐发展出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商圈,人流量日益增多的同时,各种娱乐场所也在其中鱼龙混杂。
市局离飞华路不远不近,开车十来分钟,但因为雪天路滑,加上堵车,车开得比平常慢许多,在他们还塞在红绿灯下时,早一步到达的民警已经发来了现场资料。
“报警的是个小混混,夜里喝多了,抄近路不小心摔了一跤,正好压倒了墙角的杂物,其中有装尸块的行李箱,他以为是附近谁搬家时落在那儿的,就打开看了一眼……技术室的车已经到了,正在勘察现场。”邱云坐在副驾驶,将邮件“尽量”简化后,传达给驾驶座的孙覆洲。
孙覆洲的同情之心溢于言表,一连啧了好几声:“那人没吓出毛病吧?”
邱云也有些同情这个报案人:“据说分局给他找了心理医生,正在做心理疏导。”
孙覆洲眼瞅着前面的车走没两步又停下了,似气竭的老黄牛——吭哧吭哧爬半天,没挪两寸地,不免有点着急了。
“对了,案发现场在飞华路?那块不是最近有个什么商场开业吗,周围拆得跟破烂似的,一往那边走准堵车,我上高架会不会快一点?”
邱云从车窗小心翼翼地伸出头,远远地望了一眼最前方:“不用,我看前面堵得不长,过了这个路口就好了。”
相隔不远的飞华路,此时一派热闹,警笛与汽笛齐鸣,车灯共警灯一色,作为正在建设中的路段,有这样繁华的场景,本应该是开发商最乐见其成的。
结果被一桩碎尸案砸了个头晕眼花。
如果有一个俯视的视角,就能发现案发现场这一带和旁边灯火通明的商业街有着鲜明的对比,呈半包围状分布的那些未建设完全的地带,就是孙覆洲口中说的被拆得跟破烂似的拆迁区。
开发商们好不容易赶走了难撬的钉子户,余下的就等摇身一变,让这些地皮跻身成为马路对面的高档小区一般地位,受人仰望。